“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在思考怎么打,朱德到底在干什么

今天轮到的是《向朱德学习品德修养》这个栏目。在红军长征的故事里,“四渡赤水”绝对是个精彩的战斗例子,大家都说这次行动用兵出奇制胜,后面还跟着一句“毛主席指挥真是神了!”这确实是历史上的佳话。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井冈山时期,“指挥真是神了”这句话是用来形容朱老总的。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毛主席被称为用兵如神的时候,朱老总又在做什么呢?仔细一查,这里面的故事可不少呢!

大家都清楚,“四渡赤水”这一仗是长征路上的闪光点,它让中央红军成功甩掉了国民党的穷追不舍,顺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坐上了政治局常委的位置,成了军队的智囊团老大,也是红军的精神支柱。他的老朋友朱德在这场大战里也是功不可没,在制定打法、计划还有安排战斗任务上,都是挑大梁的人物。

朱德早些年投身革命打仗时,在云贵川交界一带待了很久,对那边的地形、百姓生活和军队情况都非常清楚。“四渡赤水”这场仗就是在那一带打的,那里山高路险、敌人又多,可巧的是,这正好是朱德之前在滇军打仗的地方。红军能在那样险峻的地方打大仗,还能巧妙避开敌人的围追堵截,多亏了朱德对那片地方的熟悉。

简单来说,当中央红军走到云贵川交界时,朱德是红军的总头头,还管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遵义会议之前,虽然有个叫李德的人一直在发号施令,但在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上,大家否定了他的错主意,指挥大权就回到了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手里。后来遵义会议又让毛泽东回到了政治局常委的位置,还让他加入了“军事三人团”做决策。这样一来,红军就像是又有了主心骨。

在这段时间里,朱德不仅要想办法制定打仗的计划,还得负责把命令传下去,安排好怎么打仗,他还有权力提出行动的主意,然后交给周恩来决定。而毛泽东呢,就在旁边帮周恩来的忙。从1934年12月18号到1935年3月11号,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里,朱德在指挥四渡赤水的团队里,那可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多次跟毛主席和周恩来聊起云贵川那边的情况,还有那些军阀的头头们有啥特点,打仗有啥路子,并且随时给出自己的看法。

朱德主动参与了规划四渡赤水的战斗策略,就是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决定的红军要渡过长江,在成都的西南或西北建立新根据地的那个计划。接着,他给中央军委提交了《渡江作战的具体安排》,里面把仗怎么打都想得很周全,比如要是顺利过了江就继续往北,要是过不去就改走金沙江去北方,这些都体现了他考虑得既周全又有远见。

朱德帮毛主席打赢了土城战役后,就开始细心规划往西打的计划,他发电报让各军团都往赤水那边靠拢,为一渡赤水大战提前打算。国民党军队大批往川南扑过来时,朱德不慌不忙地指挥中央红军,先在滇北集合休整,然后在扎西的会议上,和其他领导一起商量决定,要往黔北转,找机会打胜仗,消灭敌人。

随后,朱德让红军队伍离开滇北,朝着川南的古蔺以及更南边的地方进发,帮助中央红军摆脱了困境。他还清楚地指出了二渡赤水战斗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安排,并且用中央军委的名义写了封信给所有红军战士,鼓舞大家的士气,为二渡赤水战斗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按照朱德的安排,中央红军顺利地进行了第二次渡过赤水的行动,赢得了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胜利。

在三过、四过赤水河的时候,朱德也一起出谋划策和带兵打仗。就拿1935年3月20日来说,朱德让红军司令部多方打听消息,还跟毛主席、周恩来一起仔细琢磨敌人的兵力部署、追赶拦截的路线,还有中央军和地方军阀之间的不和。他亲自指挥破解了蒋介石的秘密电报,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毫不犹豫地命令部队悄悄往东渡过赤水河,这一招把敌人给搞懵了,让红军转危为安。

总的来说,在“四渡赤水”这场大战里,朱德靠着多年的打仗经验、出色的指挥本事,还有对那片地方的熟透,给红军赢仗立下了大功。他带着大家,让红军在最难的时候也能灵活机动地打仗,完成了大转移的重要任务。毛主席指挥红军“四渡赤水”那是高明得很,朱德带着红军摆脱敌人包围也是一绝!你觉得呢?

“老军说史”是一位军事研究专家,也是研究生导师,他用自己30多年的媒体审稿经验,来讲讲新版的历史故事。他写的文章都是原创,特别喜欢聊军队里的大人物,比如他的主打作品《向朱德学习修身之道》。当然,他还会分享《跟毛主席学智慧》和《林彪的轨迹追踪》这些内容,每周一到周五轮流上线。要提醒大家,根据平台规矩,您得先点个关注,我们才能免费给您推送哦!我们相信,从专业角度看历史,会让您有全新的感受。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