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货车让七百万粉丝牵挂,河南李福贵的“平凡”底色

“打豆腐嘞来喽!”清晨六点,河南新乡卫辉市唐庄镇的乡间小路上,一辆小货车的喇叭声划破宁静。27岁的李亚云(网名“李福贵”)跳下车,麻利地搬出豆腐筐。老人们颤巍巍围上来,攥着零钱喊:“闺女,可算等到你了!”

她的货车上没有稀罕物:豆腐、凉粉、油盐酱醋,最贵的是五毛一斤的西葫芦。老人递来皱巴巴的纸币,她总抓一把糕点塞回去:“先尝尝!”有人推拒:“你留着卖钱!”她咧嘴一笑:“亏不了!”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2025年6月,李福贵的粉丝从500万飙升至685万,三天涨粉80万。没有剧本、没有滤镜,她的视频只有三样内容:

1. 卖货实景——老人围着小货车唠家常;

2. 顺手帮忙——帮独居老人晒麦子、修手机,甚至带画布给一辈子没出过村的老人拍“天安门留影”;

3. 家庭日常——智力残疾的父母,佝偻着背做饭的爷爷。

一手“烂牌”打出花

李福贵的家,是旁人眼中的“烂牌”:

父亲二级智力残疾,勉强学会做饭;

母亲一级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76岁的爷爷,扛着全家农活。

2020年奶奶去世后,她辞工回乡。卖煎饼、扛水泥、开拖拉机,什么活都干。“如果只我一个人过得好,有啥意思?”她蹬着小货车进山了——山里老人买袋盐得走三小时。

卖货半年,几乎没赚钱。凉粉两块钱半盆,豆腐利薄如纸。但她发现:老人摸着新布鞋笑时,比挣钱更暖。

为什么是李福贵?她让空心化的乡村有了温度。小货车不只是买卖,更成了留守老人的“移动服务站”——送药、传话、拍照,这些小事填补了农村养老的空白。

尾声

或许,人们爱的从来不是“网红”,而是那个载着豆腐和晨曦的姑娘,正把坑洼的乡路走成一道光——照见了农村的孤寂,也照见了普通人“把苦日子过成花”的韧性。

流量终会退潮,但真诚与善良,永远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