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禁摩,日本着急,中国电驴悄然发力

最近有这么一件事,听起来好像离我们挺远,但仔细一琢磨,其实跟咱们的生活变化息息相关。

事情是这样的,越南政府前阵子放了个话,说因为大城市空气污染太严重,打算从2026年开始,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市中心,不让燃油摩托车上路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在越南当地还没引起太大的波澜,反倒是隔着一片海的日本,一下子就急眼了。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个国家为了环保做出的内部调整,怎么就让另一个国家的产业巨头们坐立不安了?

这事儿说到底,已经不是简单的环保问题了,而是一场关乎未来市场和技术路线的暗中较量,而咱们中国的电动车,在这场戏里,已经悄悄地站到了舞台中央。

咱们先得了解一下越南这个国家,它被称为“骑在摩托车上的国家”,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在越南,摩托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很多人赖以谋生的饭碗,是整个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

在这样一个摩托车保有量极高的市场里,日本的本田、雅马哈等品牌,可以说是绝对的霸主,几十年下来,市场占有率超过了九成。

这就好比说,越南人一想到要买摩托车,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日本牌子,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所以,当越南政府说要禁掉燃油摩托车时,最先感受到寒意的,自然就是这些日本企业。

日本政府和企业马上就组团去找越南方面谈话了。

他们摆出了一大堆理由,说你们这么搞,我们在越南投资了几十年的工厂怎么办?

成千上万的工人可能会失业,会影响你们的经济发展,外来投资也会没有信心。

这些话听起来确实挺有分量的,毕竟经济和就业是任何一个政府都必须考虑的大问题。

但是,他们光说禁油车的坏处,却巧妙地回避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不禁油车,换电车行不行?

你们日本的电动摩托车产品准备好了吗?

答案是,他们没准备好。

或者说,他们拿出来的电动产品,根本没什么竞争力。

这就让事情变得很微妙了。

日本企业与其说是在反对环保,不如说是在想尽办法拖延时间,想让越南人继续购买他们的燃油车。

因为在电动化这个新的赛道上,他们已经明显落后了。

越南的年轻人可不傻,他们会上网,会看评测,会做比较。

有人就把日本还在卖的燃油摩托车和中国产的电动车放在一起拍了个对比视频,结果一目了然。

一边是日本卖了好多年的经典款踏板车,发动机技术可能还是十年前的,设计上也没什么新意,甚至连给手机充个电的接口都舍不得配一个。

而另一边,是来自中国的电动摩托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驴”,那完全是另一个时代的产品。

中国的电动车有什么呢?

首先是智能化。

中控台上一块大屏幕,能导航、能听歌,跟汽车没什么两样。

用手机上的APP就能解锁、启动车辆,还能随时查看车的位置和剩余电量,再也不怕车被偷了。

这种科技感带来的便利,是传统燃油车完全给不了的。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解决了充电的难题。

中国企业在越南大力推广“换电”模式。

你骑车到半路没电了,不用满世界找充电桩,也不用等上好几个小时,只需要找到路边像快递柜一样的换电柜,扫个码,把没电的电池放进去,再拿一块充满电的出来,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比去加油站加油还要快。

这种体验上的巨大差异,让越南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心里那杆秤开始倾斜了。

有人就说,日本的摩托车是个纯粹的代步工具,而中国的电动车更像一个能骑的智能手机。

这话虽然听着有点夸张,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一个代表着过去,一个代表着未来,选哪个,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就在最近一年里,越南进口的电动摩托车中,有七成以上都来自中国品牌。

日本品牌在这个新兴的市场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越南政府当然也看在眼里。

面对日本方面的压力,他们一边打着太极,一边却在悄悄地向中国学习。

据说,越南的交通部门对中国深圳管理电动车的模式很感兴趣,比如怎么给电动车上牌照,怎么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违规行为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实际和高效的城市管理经验。

更重要的是,越南已经开始和中国的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接触了,比如找比亚迪、蔚来这些在新能源领域有深厚积累的公司,商谈在越南合作建设充电和换电基础设施。

这个动向就非常明确了。

越南要搞能源转型,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它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伙伴。

现在摆在它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曾经的市场霸主日本,但它在新能源时代显得步履蹒跚,拿不出有说服力的产品和方案;另一个是中国,虽然是后来者,但却能提供从车辆硬件、智能软件,到能源网络、城市管理方案的一整套打包服务。

这道选择题,其实并不难做。

所以说,日本企业真正害怕的,不是越南禁摩这个政策本身,而是害怕越南借着这个机会,彻底把他们这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全面倒向中国的技术体系。

过去躺着就能挣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而中国企业能有今天的优势,也不是偶然的。

我们国内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电动车市场,激烈的竞争催生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成本的不断下降;我们有全世界最完善的电池产业链,这让我们的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都有了核心竞争力。

这些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出海能力。

现在,尽管日本企业还在不停地向越南政府表达他们的“担忧”,但市场是不会说谎的。

越南街头,挂着中国品牌标志的电动车越来越多,换电柜也一个个地建了起来。

据说,那些嘴上说着不同意的日本企业,私下里也已经开始联系中国的电池和电控系统供应商,寻求合作了。

毕竟,商业世界里,最现实的逻辑就是,如果你打不过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这场发生在越南的摩托车市场变革,其实只是全球产业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技术变革的浪潮一旦涌来,任何固步自封的巨头,都有可能被时代所抛弃。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