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万买二手宝马进藏,一路不断修车,收车师傅:拼装车不敢收

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当事人系为化名,图片皆(部分)为网图,仅用于叙事呈现,与案例无关,请理性阅读!

01 购车陷阱

成都的六月已经透着燥热。

李伟站在二手车市场的大棚下,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辆停在角落的宝马 3 系,白色车身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兄弟,眼光不错啊.” 一个穿着花衬衫的中年男人凑了过来,是这家车行的老板赵强。

"2018 款的 320Li,才跑了五万公里,绝对精品.” 赵强拍着引擎盖说。

李伟咽了咽口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车型。

作为一家小超市的老板,他攒了五年的钱,就为了圆一个西藏自驾梦。

"多少钱?" 李伟的声音有些发颤。

"诚心要的话,17 万一口价.” 赵强伸出两个手指,"新车落地三十多万,这价格打着灯笼都难找.”

李伟心里算了笔账,比预算整整少了三万。

他绕着车子转了两圈,内饰干净整洁,发动机声音也很平稳。

"手续齐全吗?有没有出过事故?" 李伟问道。

赵强连忙从屋里拿出一叠文件:" 你看,保养记录齐全,4S 店全程保养。

保险到年底,绝对没出过重大事故,我可以给你写进合同里.”

李伟翻看着文件,密密麻麻的保养记录看起来很正规。

他不懂车,但赵强拍着胸脯保证:"我这里都是回头客,你放心,有问题随时找我.”

朋友张伟也在一旁帮腔:"看着挺新的,价格也合适,错过就没了.”

当天下午,李伟就签了合同,刷光了五年积蓄,还向亲戚借了两万。

提车的时候,赵强特意加了满箱油,还送了一套新脚垫。

"一路顺风啊,等你西藏回来,我给你接风.” 赵强笑着挥手。

李伟开着崭新的宝马,感觉整个人都飘了起来。

晚上请朋友吃饭,大家围着车子啧啧称赞。

"还是李哥厉害,开上宝马了.”

"这性价比太高了,看着跟新车一样.”

李伟喝着啤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打开手机,翻看着早就做好的西藏自驾攻略。

成都到拉萨,川藏南线 318 国道,全程 2142 公里。

他想象着自己开着宝马驰骋在高原上的场景,心里美滋滋的。

出发前一天,李伟去超市买了些路上需要的东西。

妻子陈静帮他收拾行李,反复叮嘱:"路上注意安全,开慢点,有事随时打电话.”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李伟抱着妻子说,"等我回来给你带藏红花.”

儿子乐乐拉着他的衣角:"爸爸,你一定要拍好多照片回来.”

"好,给乐乐拍雪山和牦牛.” 李伟摸着儿子的头,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检查了一遍车子,加了玻璃水,测了胎压,一切正常。

当晚,他兴奋得几乎没睡着觉。

凌晨四点,天还没亮,李伟就悄悄起床了。

他不想吵醒妻儿,自己蹑手蹑脚地洗漱完毕,拉着行李箱出了门。

发动车子的那一刻,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高原的召唤。

02 初入藏区

第一天的路程很顺利。

李伟从成都出发,沿着成雅高速一路向西。

宝马车在高速上行驶平稳,油耗也不高。

他打开车窗,吹着风,心情格外舒畅。

中午在雅安服务区休息,吃了一碗当地有名的雅鱼火锅。

其他自驾进藏的车主看到他的宝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小伙子,这车不错啊,能跑西藏吗?" 一个开越野车的大叔问道。

"应该没问题吧,我特意买的二手车,跑坏了不心疼.” 李伟笑着说。

大叔摇摇头:"西藏路况复杂,你这轿车怕是有点悬.”

李伟心里咯噔一下,但很快又自我安慰:"很多人开轿车进藏呢,没事.”

第二天继续赶路,目的地是康定。

出了雅安市区,路况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山路越来越多,弯道也越来越急。

李伟握紧方向盘,小心翼翼地过弯。

宝马的操控性确实不错,过弯很稳,刹车也很灵敏。

他渐渐放下心来,甚至开始享受这种山路驾驶的乐趣。

中午时分,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

路面变得湿滑,李伟不得不放慢车速。

快到二郎山隧道时,堵车了。

长长的车队排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头。

李伟打开车窗,能听到旁边卡车司机在聊天。

"听说前面塌方了,正在清理.”

"这鬼天气,每年这个时候都这样.”

李伟心里有些着急,但也没办法,只能耐心等待。

堵了将近两个小时,道路终于疏通了。

驶过二郎山隧道,天气突然放晴。

蓝天白云下,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

"太美了!" 李伟忍不住感叹。

他停在观景台,拿出手机拍照。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雪山,激动得像个孩子。

继续前行,海拔越来越高。

李伟开始感觉到一些不适,有些头晕耳鸣。

"这就是高原反应吗?" 他自言自语。

车子似乎也受到了影响,动力不如之前充沛。

特别是爬坡的时候,需要深踩油门才能保持速度。

"可能是氧气不足吧.” 李伟这样安慰自己。

傍晚时分,他终于抵达了康定。

这座被称为 "情歌故乡" 的小城坐落在山谷中,风景秀丽。

李伟找了家客栈住下,打算好好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路。

晚饭时,他遇到了几个同样自驾进藏的驴友。

大家聊起路上的见闻,李伟得意地说起自己的宝马车。

一个常年跑川藏线的司机听说他开宝马进藏,摇了摇头:"小伙子,不是我说你,这豪车在城里开着舒服,进了藏区就是累赘.”

"为什么?" 李伟不解。

"配件难找,维修贵,路况不好还容易托底.” 司机解释道,"我们跑藏区的,都开越野车,皮实耐用.”

李伟心里有些打鼓,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当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宝马坏在了半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满头大汗。

03 高原抛锚

第三天一早,李伟从康定出发,继续向西。

刚出市区,就开始翻越折多山。

这座海拔 4298 米的山峰是川藏线上的第一道难关。

随着海拔升高,路况变得越来越差。

坑坑洼洼的路面让车子不断颠簸,李伟不得不放慢速度。

宝马车的表现越来越差,爬坡时发动机发出沉闷的响声。

转速表指针忽高忽低,动力时断时续。

李伟心里越来越不安,他打开车窗,让新鲜空气进来。

路边开始出现积雪,气温骤降。

他把空调开到最大,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气。

快到山顶时,车子突然剧烈抖动起来。

仪表盘上的发动机故障灯一闪一闪,水温表指针直接冲到了红线。

"不好!" 李伟赶紧靠边停车。

他熄了火,打开引擎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水箱里已经看不到冷却液,发动机下方有明显的渗漏痕迹。

"完了,水箱漏水了.” 李伟的心沉到了谷底。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也没有信号。

寒风呼啸着穿过山谷,带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

李伟裹紧了外套,站在路边焦急地张望。

不知道过了多久,远处传来了货车的轰鸣声。

一辆东风货车缓缓驶来,李伟赶紧挥手示意。

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藏族大哥,看到李伟的窘境,二话不说停了车。

"兄弟,车子坏了?" 藏族大哥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道。

"是啊,水箱漏水了,走不了了.” 李伟无奈地说。

藏族大哥检查了一下车况,摇了摇头:" 这里离康定还有 50 多公里,不好修。

我帮你联系拖车吧.”

他从驾驶室里拿出卫星电话,联系了康定的拖车公司。

"放心吧,他们两个小时就能到.” 藏族大哥安慰道。

等待的时间里,藏族大哥给李伟递了杯热茶。

"小伙子,第一次进藏?"

"是啊,想圆个西藏梦.”

"藏区的路不好走,开这种车太冒险了.” 大哥叹了口气,"我们这里有句老话,' 看山跑死马 ',进藏的路,看起来美,走起来难啊.”

李伟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懊悔。

如果当初听朋友的劝告,买辆越野车就好了。

两个小时后,拖车终于来了。

师傅检查了一下车况,说:"水箱坏了,还有可能冲了缸垫,得拖回城里修.”

李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宝马被拖上拖车。

坐在拖车里,他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五味杂陈。

抵达康定时,天已经黑了。

拖车师傅把车送到一家修理厂,说明天才能检查。

李伟在修理厂附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

躺在床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

这才刚进藏就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后面的路还怎么走?

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强颜欢笑说一切顺利。

挂了电话,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趟西藏之行,恐怕要变成一场噩梦了。

04 维修困境

第二天一早,李伟就赶到了修理厂。

师傅已经开始检查车子,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情况怎么样?" 李伟紧张地问道。

"问题有点严重.” 师傅指着发动机说," 水箱裂了,需要更换。

更麻烦的是,缸体也有损伤,可能是高温导致的.”

李伟的心一沉:"那要修多少钱?"

" 水箱加上工时费,至少 3000 块。

缸体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检查,可能还要花不少钱.”师傅说," 而且配件需要从成都发过来,至少要等三天.”

"三天?" 李伟愣住了,"能不能快点?"

师傅摇摇头:"这已经是最快的了,藏区配件难搞,你这又是进口车.”

李伟无奈,只能同意修车。

在康定等待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去修理厂看看进度。

看着自己的宝马被拆得七零八落,心里很不是滋味。

修理厂老板是个本地人,看出了他的焦虑,安慰道:" 小伙子,进藏路上车子出问题很正常。

我在这里修了十几年车,什么样的情况没见过?

你这还算好的,至少人没事.”

李伟苦笑:"本来想省点钱买辆二手车,结果反而更麻烦.”

老板摇摇头:" 二手车水太深,特别是这种豪车。

很多车都是在城里开坏了,翻新一下就卖到外地。

你这车上的不少零件都不是原厂的,一看就是后换的.”

李伟心里一惊:"你的意思是,我买到事故车了?"

"不好说,但肯定动过不少地方.” 老板说,"你看这螺丝,都有明显的拆卸痕迹.”

李伟想起赵强拍着胸脯保证的样子,心里又气又悔。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先把车修好再说。

第三天下午,配件终于到了。

师傅加班加点维修,到天黑的时候终于修好了。

"试了一下,应该没问题了.” 师傅擦了擦手说,"不过你要注意,这车经不起折腾,最好别再走烂路了.”

李伟付了 4500 块维修费,心疼得要命。

这几乎是他一个月的收入了。

他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在康定城里转了一圈,感觉确实好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他再次出发。

离开康定时,天空飘着细雨。

李伟打开车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里默默祈祷一路顺利。

经过新都桥时,风景变得越来越美。

金色的草原上点缀着牛羊,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李伟忍不住停下车,拿出手机拍照。

他发了条朋友圈:"康定出发,美景在路上.”

很快就收到了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

"李哥威武,继续加油!"

"风景太美了,羡慕嫉妒恨!"

看着这些评论,李伟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哼着歌,继续前进。

但好景不长,在翻越高尔寺山时,车子又出问题了。

刹车时发出刺耳的 "吱吱" 声,而且感觉刹车距离变长了。

李伟心里一紧,赶紧放慢速度。

下山后,他在理塘县城找了家修理店检查。

师傅把车升起来,检查了一下刹车系统。

"刹车片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师傅说,"你这刹车片质量太差,一看就是副厂件.”

李伟心里咯噔一下:"又要多少钱?"

"八百块,用的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刹车片了.”

李伟咬咬牙,换!

他坐在修理店门口的长椅上,看着师傅更换刹车片。

心里盘算着,这一路已经花了五千多维修费了。

再这样下去,恐怕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了。

但都走到这里了,他不甘心就此放弃。

"一定要坚持到拉萨.” 李伟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05 接连故障

离开理塘后,路况变得越来越差。

坑洼不平的路面让车子不断颠簸,李伟不得不放慢速度。

他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生怕再出什么问题。

但麻烦还是找上门了。

在距离芒康还有几十公里的地方,他发现车底开始漏油。

黑色的油渍滴在地上,形成一条长长的痕迹。

李伟赶紧停车检查,发现是变速箱在漏油。

"完了,又出问题了.” 李伟欲哭无泪。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也没有信号。

他只能寄希望于能坚持到芒康。

李伟放慢车速,小心翼翼地往前开。

每走几公里就停车检查一下漏油情况。

就这样走走停停,原本两个小时的路程,他走了整整四个小时。

天黑的时候,他终于抵达了芒康县城。

他找了家修理厂,师傅检查后说:" 变速箱油封坏了,需要更换。

配件要从丽江发过来,至少要等两天.”

李伟彻底崩溃了。

他坐在修理厂的门槛上,看着满天繁星,心里一片茫然。

这趟西藏之行,怎么就这么难?

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声音忍不住有些哽咽。

"静静,车子又坏了,可能要在芒康待几天.”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陈静的声音传来:" 没事,安全最重要。

实在不行就回来吧,西藏什么时候都能去.”

"我不甘心.” 李伟说,"都走到这里了,离拉萨只有一半路程了.”

"那你自己注意安全,别太累了.” 陈静叮嘱道,"钱不够了就跟我说,我给你转过去.”

挂了电话,李伟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至少,他还有家人的支持。

在芒康等待的日子里,李伟每天都去修理厂看看。

和修理师傅聊天时,他得知很多自驾进藏的车主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每年都有不少人开着小轿车进藏,最后大多是半途而废.” 师傅说,"藏区的路不适合这种车,底盘太低,配件也难找.”

李伟叹了口气:" 当初就是图便宜,买了这辆二手车。

早知道这样,不如多花点钱买辆越野车.”

"二手车水太深了,特别是豪车.” 师傅说," 很多车都是出过事故的,翻新一下就卖出来了。

你这车我看就不太对劲,发动机舱里很多零件都不是原厂的.”

李伟心里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买到了事故车。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先把车修好再说。

第三天,配件终于到了。

师傅很快就修好了变速箱。

这次又花了李伟 1200 块。

离开芒康时,李伟的心情很复杂。

他既期待着前方的美景,又担心车子再出问题。

接下来的路程,他更加小心了。

尽量避开烂路,遇到坑洼就减速慢行。

但命运似乎故意和他作对。

在翻越东达山时,车子再次出现故障。

爬坡时动力严重不足,即使把油门踩到底,车速也提不起来。

发动机发出沉闷的响声,像是随时都会熄火。

李伟心里一横,干脆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他下车活动活动筋骨,顺便给发动机降温。

看着远处连绵的雪山,他突然有些想家了。

想念妻子做的饭菜,想念儿子稚嫩的笑声。

也许,真的该放弃了。

但他又不甘心,拉萨就在前方,布达拉宫的金顶仿佛已经在眼前闪耀。

"再坚持一下,就到拉萨了.” 李伟给自己打气。

他重新上车,继续前进。

接下来的路程,车子时好时坏。

有时候动力充沛,有时候又变得无力。

李伟就像照顾病人一样照顾着这辆车,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岔子。

经过然乌湖时,他停下车,看着湛蓝的湖水,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他拿出手机,给妻子和儿子发了几张照片。

"然乌湖太美了,等你们下次一起来.”

经过波密时,遇到了塌方。

道路被阻断,只能等待清理。

李伟和其他车主一起,坐在路边聊天。

当他们得知李伟开着宝马进藏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你胆子真大,敢开这种车进藏.” 一个开越野车的大哥说,"我去年开着普拉多来,都差点没回去.”

李伟苦笑:"没办法,钱都花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等待了三个小时,道路终于疏通了。

李伟跟着车流,小心翼翼地通过塌方路段。

路边还有滚落的石块,看起来很危险。

晚上抵达八一镇时,李伟已经精疲力尽了。

他找了家酒店住下,倒头就睡。

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06 抵达拉萨

最后一段路程,李伟走得格外小心。

他几乎是龟速前进,遇到一点颠簸就减速。

车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的心意,没有再出大问题。

2024 年 6 月 22 日下午 3 点,经过七天的艰难跋涉,李伟终于看到了拉萨的轮廓。

远处的布达拉宫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雄伟壮丽。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担忧都烟消云散了。

"终于到了!" 李伟激动得眼眶湿润。

他把车停在路边,拿出手机,拍下了这神圣的一刻。

照片里,他的宝马车和布达拉宫遥遥相对。

他发了条朋友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拉萨!宝马进藏成功!"

很快就收到了朋友们的点赞和祝福。

"太厉害了,恭喜李哥!"

"太励志了,为你骄傲!"

看着这些评论,李伟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开车缓缓驶入拉萨市区。

但刚进市区,车子就开始出问题了。

在红绿灯处熄火了三次,引来后面车辆的不满。

喇叭声此起彼伏,让李伟脸红不已。

好不容易找到了预订的酒店,他把车停在停车场。

保安走过来,指了指地面:"先生,您的车在漏油.”

李伟低头一看,果然有一滩新鲜的油渍。

他心里一沉,看来这车的问题还没解决。

但他现在顾不上这些了,他只想好好休息一下,看看拉萨的美景。

安顿好行李后,李伟给三年未见的大学室友张磊打了个电话。

张磊毕业后留在了拉萨工作。

"兄弟,我到拉萨了!" 李伟激动地说。

"太好了!你在哪?我马上过去接你!" 张磊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

半小时后,张磊开着一辆丰田霸道来到了酒店。

三年未见,两个老友激动地相拥在一起。

"你可算来了,我等你好久了.” 张磊拍着李伟的肩膀说。

"这一路太不容易了,车子坏了好几次.” 李伟苦笑着说。

张磊打量着李伟的宝马车:"你开这车进藏?胆子也太大了吧.”

"说来话长,先找个地方吃饭,我请客.” 李伟说。

在拉萨老城区的一家藏餐厅里,李伟详细讲述了这一路的经历。

从康定的水箱漏水,到理塘的刹车故障,再到芒康的变速箱漏油。

张磊听得直摇头:" 你这哪是自驾进藏,分明是修车之旅啊。

我在拉萨待了三年,见过不少进藏的车,但开宝马 3 系进来的,你还是第一个.”

"别提了,现在想想都后悔.” 李伟喝了口啤酒说,"当初就不该贪便宜买二手车.”

"你这车肯定有问题.” 张磊说," 正常的宝马不会这么不经造。

明天我带你去找个靠谱的师傅看看,别是买到事故车了.”

李伟心里咯噔一下,这也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

晚上回到酒店,李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看着窗外拉萨的夜空,星星格外明亮。

虽然终于抵达了拉萨,但他的心情却很复杂。

这趟西藏之行,花费远超预算,还受了这么多罪。

但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布达拉宫,也算是圆了一个梦想。

只是不知道,这辆车还能不能开回去。

07 真相大白

第二天一早,张磊就来到了酒店。

"走,带你去找格桑师傅,他是拉萨最好的修车师傅.” 张磊说。

格桑师傅的修理厂在拉萨郊区,看起来不起眼,但生意很好。

格桑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的藏族汉子,皮肤黝黑,眼神犀利。

听说李伟的车有问题,他立刻开始仔细检查。

他先是绕着车子转了一圈,然后打开引擎盖,用手电筒照来照去。

接着又钻进车底,检查底盘和变速箱。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

期间,格桑师傅不断摇头,嘴里还说着藏语,李伟听不懂,但能感觉到情况不妙。

终于,格桑师傅从车底爬了出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小兄弟,你这车问题很大.” 格桑师傅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道。

"到底是什么问题?" 李伟紧张地问。

"这不是一辆正常的车.” 格桑师傅指着发动机说," 你看这些螺丝,都是后换的,而且型号都不对。

发动机缸体有明显的修复痕迹,应该是出过重大事故.”

李伟的心沉到了谷底:"还有什么问题吗?"

"变速箱也动过手脚,很多零件都不是原厂的.” 格桑师傅继续说道,"最严重的是,我发现车身有切割焊接的痕迹,这很可能是一辆拼装车.”

"拼装车?" 李伟如遭雷击,"不可能吧,卖车的人说没出过事故.”

"我修车三十年了,不会看错的.” 格桑师傅肯定地说," 你看这里,车门框的焊点很粗糙,明显是后焊上去的。

还有这个底盘,有明显的变形修复痕迹.”

李伟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站不稳。

张磊赶紧扶住他:"别激动,先听师傅说完.”

"这车能修好吗?" 李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格桑师傅摇摇头:" 修是能修,但要花很多钱,至少五万以上。

而且就算修好了,安全隐患也很大,随时可能出问题.”

五万块!

李伟彻底绝望了。

他买这车才花了十七万,现在光维修费就要五万。

这还不算一路上已经花掉的六千多。

"那这车现在还值多少钱?" 李伟声音颤抖地问。

格桑师傅想了想说:" 如果真是拼装车,那就不值钱了。

最多也就值个几千块,还没人愿意要.”

李伟只觉得一阵眩晕,眼前发黑。

他想起了赵强拍着胸脯保证的样子,想起了那些伪造的保养记录。

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

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五年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李伟咬牙说道。

张磊安慰道:" 别激动,我们想想办法。

我认识一个做二手车回收的朋友,叫马师傅,让他来看看能不能收.”

张磊立刻给马师傅打了电话。

马师傅下午就赶到了修理厂。

他是个五十多岁的汉族人,常年在西藏做二手车生意。

马师傅带来了专业的检测设备,对车子进行了全面检查。

他用漆膜仪检测车身漆面,用内窥镜查看发动机内部,还连接电脑读取故障码。

最后,他在车身隐蔽处发现了一个被打磨掉的 VIN 码。

"小兄弟,你被骗了.” 马师傅严肃地说," 这是一辆拼装车,用两辆车的零件拼起来的。

你看这个 VIN 码,和你行驶证上的完全不一样.”

李伟的心彻底凉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水车 ',根本不能上路.” 马师傅说,"如果被交警查到,车会被直接扣掉,你还可能面临处罚.”

"那你能收吗?给多少钱都行.” 李伟哀求道。

马师傅摇了摇头:" 这种车我不能收,风险太大了。

万一出了事故,我也要负责任.”

"那我该怎么办?" 李伟几乎要哭出来了。

"只能当废品卖了,大概能卖个几千块钱.” 马师傅说,"或者你可以尝试联系卖家,看能不能退车.”

李伟知道,退车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强既然敢卖这种车,肯定早就想好了对策。

"我还是当废品卖了吧,不想再折腾了.” 李伟绝望地说。

08 梦碎拉萨

张磊帮李伟联系了拉萨的一家废品回收站。

老板来看了车,围着车子转了一圈。

"车况太差了,最多给你 5000 块.” 老板说。

5000 块。

这就是那辆十七万买来的宝马,最终的价值。

李伟心里像刀割一样疼,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成交.” 他咬着牙说。

办理转让手续的时候,李伟的手一直在颤抖。

他最后一次坐进驾驶座,抚摸着方向盘。

想起提车时的兴奋,想起一路上的艰辛,想起抵达拉萨时的激动。

心里五味杂陈,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他轻声说道,像是在对车子告别,也像是在对自己的西藏梦告别。

拿着 5000 块现金,李伟走出了废品回收站。

阳光刺眼,他却觉得心里一片冰凉。

张磊拍着他的肩膀说:" 别太难过了,就当买个教训。

至少你安全抵达了拉萨,看到了布达拉宫.”

李伟点点头,强忍着眼泪:"谢谢你,兄弟,这几天多亏了你.”

"跟我客气什么.” 张磊说,"既然来了,就好好玩玩,别让这事影响了心情.”

接下来的几天,李伟在拉萨游玩。

他去了布达拉宫,参观了大昭寺,还去了纳木错。

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看着身边兴奋的游客,他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这趟西藏之行,代价太大了。

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更重要的是,他的西藏梦,碎了。

临走前一天,李伟删掉了朋友圈里所有关于宝马车的动态。

只留下了一张布达拉宫的照片,配文:"拉萨,再见.”

买机票的时候,他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买了经济舱。

他算了一下,这趟西藏之行,总共花了将近二十万。

相当于他三年的收入。

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越来越小的拉萨城,李伟的心里充满了悔恨。

如果当初没有贪便宜买二手车,如果当初选择了更稳妥的旅行方式。

但人生没有如果。

回到家,妻子陈静没有责怪他,只是默默地帮他收拾行李。

"回来就好.” 她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事就好.”

儿子乐乐跑过来,抱着他的腿:"爸爸,你怎么才回来?我好想你.”

李伟抱起儿子,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爸爸对不起你,没能给你带礼物回来.”

"我不要礼物,我只要爸爸安全回来.” 乐乐天真地说。

那一刻,李伟明白了,什么宝马车,什么西藏梦,都比不上家人的平安重要。

几天后,李伟去派出所报了案,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过。

警察说这种情况很常见,但很难追回损失。

"以后买车一定要小心,最好找专业人士陪同验车.” 警察提醒道。

李伟点点头,这个教训,他会记一辈子。

他重新回到了超市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努力赚钱还债。

空闲的时候,他会看看西藏的照片,心里依然有些遗憾。

但他知道,总有一天,他会再次踏上西藏的土地。

只不过下一次,他会选择更稳妥的方式。

也许是坐火车,也许是跟团游。

但绝不会再开着一辆不靠谱的二手车,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生活教会了他,有些便宜不能贪,有些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去实现。

那个 17 万买来的教训,他会永远铭记在心。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