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通高铁”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市市通高铁”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答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记者问
作为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最后一个项目,贵州盘兴高铁(盘州-兴义)已于近日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盘兴高铁通车后,黔西南州将结束无高铁的历史,贵州省也将实现高铁覆盖全部市州。
届时,贵州将成为全国第12个、西部第2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在西部地区仅次于广西。
对此,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记者对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进行了专访。
记者问:“市市通高铁”的实现,将如何影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解筱文答:“市市通高铁”将重塑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在各市州间高效流动。贵阳、遵义等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将显著增强,黔西南等此前交通末梢地区可依托高铁融入全省经济循环,促进旅游、矿产、生态等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形成“核心引领、多点联动、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格局,助力构建更均衡的产业布局与经济增长极。
记者问:从全国视角看,贵州实现 “市市通高铁” 可能产生哪些链条式的联动反应?
解筱文答:从全国视角看,贵州实现“市市通高铁”将强化西南地区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成为衔接珠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与滇中地区的关键节点。这将加速贵州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协作,推动珠三角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向贵州梯度转移,同时促进贵州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通过高铁网络辐射全国,带动物流、商贸、文旅等产业链条的跨区域联动,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问:贵州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您看来,这种情况下贵州能率先在西部实现“市市通高铁”,关键因素有哪些?
解筱文答:贵州能在复杂地形下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关键在于多重因素的叠加。一是国家战略支撑,西部大开发、交通强国建设等政策持续向贵州倾斜,为高铁建设提供顶层设计;二是技术突破,贵州在喀斯特地貌、高山峡谷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积累了桥梁、隧道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破解了“地无三尺平”的基建难题;三是发展理念先行,将交通作为 “经济先行官”,持续加大投入并统筹各方资源;四是内生需求驱动,旅游、大数据等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便捷交通的迫切需求,形成了建设的强大动力。
记者问:在完成“市市通高铁”这一阶段性目标后,您认为贵州高铁建设的下一步重点应该是什么?未来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发展方向?
解筱文答:完成“市市通高铁”后,贵州高铁建设的下一步重点可聚焦三方面:一是加密区域路网,重点连接经济强县、重点产业园区和核心旅游景区,构建“干线+支线”的高效网络;二是强化内外联动,规划对接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的快速通道,提升出省通道的通行效率,以及探索推进跨区域、规模化的高铁快运物流;三是推动“高铁+”融合发展,加强与机场、城际铁路、城市公交的无缝衔接,发展智慧高铁运营系统。未来有望形成覆盖更广、效率更高、功能更全的高铁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进一步释放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记者问:当前,有不少省份向“市市通高铁”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解筱文答:其他省份推进“市市通高铁”时,需注意三方面问题:一是避免盲目求快,应结合地方经济水平、人口密度、产业需求及综合交通运输情况,科学规划,防止过度投资导致债务风险;二是注重生态保护,在地形复杂或生态敏感区域,需平衡建设与环保的关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三是强化运营可持续性,建成后需通过优化班次、拓展“高铁 +”业态,如旅游、物流等,提升利用率,避免“通而不畅”“通而不旺”,确保高铁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资讯
- 2025-08-30今年秋天最美的4双鞋,怎么搭都好看!
- 2025-08-30男同学生日送什么礼物呢?上海23MT-F男士手表你的完美选择!
- 2025-08-30博斯绅威将网球哲学融入都市精英生活方式
- 2025-08-29越南南海造岛动作不断,中国选择冷处理,背后是更深远的布局
- 2025-08-29美论坛灵魂拷问:中国为何敢 “不怵” 美国军事实力?背后原因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