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磨坊——罗店战役
罗店战役(1937年8月23日—11月上旬)是淞沪会战中的关键战役之一,因其惨烈程度被称为“血肉磨坊”。以下从双方对比、指挥官、战役过程、结果及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
淞沪会战
一、战役背景(1937年8月)
罗店的战略价值:罗店位于上海北部,距离吴淞口约15公里,是连接宝山、嘉定、太仓的交通枢纽。日军若能占领罗店,可切断中国军队在上海市区(如闸北、江湾)与后方(如大场、嘉定)的联系,形成合围之势。日军登陆吴淞:1937年8月23日,日军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第11师团(师团长山室宗武)在吴淞、川沙口强行登陆,企图从侧翼包抄中国军队。中国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急调陈诚的第15集团军(包括第18军、第74军等)阻击日军,罗店成为关键战场。
罗店
二、中日双方对比
三、指挥官
中国:陈诚(第15集团军总司令,实际战役总指挥)罗卓英(第18军军长,负责正面防御)黄维(第67师师长,率部死守罗店)胡琏(第11师团长,参与反攻)
罗卓英
日本: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司令,总体指挥)藤田进(第3师团长,主攻罗店)山室宗武(第11师团长,侧翼迂回)
松井石根
四、战役过程
1、第一阶段:中国军队反攻(8月23日—9月5日)
● 8月23日—8月25日:日军初占罗店
▷ 日军第3师团先头部队快速推进,于8月23日占领罗店镇。
▷ 中国第18军(军长罗卓英)奉命夺回罗店,第67师(师长黄维)、第11师(师长彭善)担任主攻。
● 8月26日—8月28日:中国军队第一次反攻
▷ 8月26日,第67师201旅(旅长蔡炳炎)夜袭罗店,一度夺回部分阵地,但蔡炳炎在冲锋中阵亡。
▷ 8月27日,日军在舰炮和飞机支援下反扑,中国军队被迫撤退,罗店再次失守。
● 8月29日—9月5日:反复拉锯战
▷ 中国军队多次组织反攻,第11师、第14师(霍揆彰)、第98师(夏楚中)轮番上阵。
▷ 日军依靠火力优势固守,中国军队因缺乏重武器,只能依靠人海战术冲锋,伤亡极大。
▷ 至9月初,罗店镇几度易手,但最终仍被日军控制。
2、第二阶段:日军巩固阵地(9月6日—10月中旬)
● 日军增兵,加强攻势
▷ 9月中旬,日军增派第9师团、第101师团,并调集重炮、坦克和航空兵加强进攻。
▷ 中国军队转入防御,在罗店外围构筑工事,但日军采用“火海战术”,用舰炮和轰炸机覆盖中国阵地。
● 中国军队的惨烈防御
▷ 第18军、第74军(俞济时)等部队死守罗店周边,如施相公庙、月浦等据点。
▷ 由于缺乏反坦克武器,中国士兵以集束手榴弹、燃烧瓶甚至肉身冲击日军坦克。
▷ 一个师往往仅战斗数日就损失过半,如第67师战至仅剩不到一个团的兵力。
3、第三阶段:中国军队撤退(10月下旬—11月上旬)
● 日军迂回包抄
▷ 10月26日,日军攻占大场,中国军队在上海市区的防线崩溃。
▷ 11月5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威胁中国军队后方。
● 罗店最终失守
▷ 11月9日,中国军队奉命全线撤退,罗店被日军完全占领。
▷ 撤退过程中,中国军队因日军追击和轰炸再次遭受重大伤亡。
五、结果
1、日军惨胜:
▷ 日军第3师团、第11师团等部队参战,总兵力约5万。伤亡约1万人(日方承认伤亡5000余人,中方统计超1万)。
▷ 日军战报称:“罗店之战,每日伤亡数百,进展缓慢如蜗牛。”
2、中国军队重大牺牲:
▷ 参战部队包括第18军、第74军、第1军、第67师等精锐,总兵力约10万。伤亡超过3万人,部分部队成建制覆灭(如第67师201旅几乎全员战死)。
▷ 一个师(约1万人)投入战斗后,往往仅3-5天就损失过半,不得不撤下整补。
▷ 许多新兵刚上战场几小时就阵亡,尸体堆积如山,来不及掩埋。
▷ 罗店镇被夷为平地,虽最终撤退,但为上海工厂内迁和国民政府西迁争取了时间。
六、战斗方式:绞肉机式的近战
1. 白刃战与巷战
▷ 由于缺乏重武器,中国军队常以刺刀、大刀夜袭日军阵地,双方爆发惨烈的白刃战。
▷ 罗店镇内房屋成为争夺焦点,中日士兵逐屋厮杀,尸体塞满街巷。
▷ 日军战史记载:“中国士兵即使受伤,仍会拉响手榴弹与皇军同归于尽。”
2. 人海冲锋 vs 火力覆盖
▷ 中国军队缺乏火炮支援,常以密集冲锋突破日军防线,结果遭日军机枪、迫击炮疯狂扫射。
▷ 日军舰炮(如“出云”号巡洋舰)从长江上轰击,150mm重炮每日倾泻数千发炮弹。
▷ 幸存老兵回忆:“冲锋时,一个排上去,几分钟后只剩几个人活着回来。”
“出云”号巡洋舰
3. 战场环境:尸臭弥漫,瘟疫横行
▷ 尸体堆积无法及时清理,在夏季高温下迅速腐烂,战场恶臭弥漫数里。
▷ 伤兵因缺医少药,许多人在痛苦中死去,战地医院“哀嚎昼夜不绝”。
▷ 日军甚至使用毒气弹(如芥子气),加剧中国军队伤亡。
七、罗店战役中牺牲的主要中国将领
中国军队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顽强抵抗,许多高级将领壮烈殉国:
1. 蔡炳炎(1902—1937)
● 军职:国民革命军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
● 牺牲经过:
▷ 1937年8月26日,蔡炳炎率部夜袭罗店,成功夺回部分阵地。
▷ 次日(8月27日),日军在飞机、重炮掩护下反扑,蔡炳炎亲临前线指挥,高喊“誓与阵地共存亡”,在冲锋时被日军机枪击中,壮烈牺牲。
● 影响:
▷ 他是罗店战役中第一位殉国的将军,牺牲后部队士气大振,继续死守罗店。
▷ 国民政府追晋其为陆军中将,2014年被列入民政部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蔡炳炎
2. 李维藩(1897—1937)
● 军职:国民革命军第98师第292旅少将旅长
● 牺牲经过:
▷ 1937年9月,李维藩率部增援罗店,在月浦、施相公庙一带阻击日军。
▷ 9月10日,日军以坦克配合步兵猛攻,李维藩亲临一线指挥,被日军炮火击中,重伤不治。
● 影响:
▷ 他曾在北伐战争中立下战功,淞沪会战爆发后主动请战,最终血洒罗店。
▷ 战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
李维藩
3. 吴继光(1903—1937)
● 军职:国民革命军第58师第174旅少将旅长
● 牺牲经过:
▷ 1937年10月,吴继光率部在罗店外围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
▷ 10月25日,日军以重炮轰击其指挥部,吴继光在指挥战斗时被弹片击中,壮烈殉国。
● 影响:
▷ 他作战勇猛,曾在战斗中率部击退日军多次进攻。
▷ 2015年被列入民政部“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吴继光
4. 庞汉桢(1901—1937)
● 军职: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少将旅长(桂系)
● 牺牲经过:
▷ 1937年10月,庞汉桢率桂军增援罗店,在陈家行一带与日军激战。
▷ 10月23日,日军以毒气弹攻击,庞汉桢所部伤亡惨重,他本人被日军狙击手击中头部牺牲。
● 影响:
▷ 他是桂系在淞沪会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展现了地方部队的抗战决心。
▷ 战后追晋为陆军中将。
庞汉桢
5. 秦霖(1900—1937)
● 军职: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少将旅长(桂系)
● 牺牲经过:
▷ 1937年10月,秦霖率部在罗店南侧阻击日军,与庞汉桢部协同作战。
▷ 10月23日,日军发动总攻,秦霖在指挥反击时被日军炮弹击中,当场牺牲。
● 影响:
▷ 他与庞汉桢同日殉国,被称为“桂系双雄”。
▷ 2015年被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秦霖
6. 黄梅兴(1903—1937)
● 军职:国民革命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虽非罗店战场,但属淞沪会战早期牺牲的重要将领)
● 牺牲经过:
▷ 1937年8月14日(淞沪会战爆发次日),黄梅兴在进攻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被炮弹击中牺牲。
黄梅兴
八、影响
1、淞沪会战局势:
▷ 罗店战役牵制了日军主力,打乱了其“速战速决”计划,迫使日本不断增兵(最终淞沪战场日军达20万)。
2、战略意义:
▷ 为华东工厂内迁和国民政府西撤争取了时间,奠定了持久战的基础。
3、国际关注:
▷ 西方媒体广泛报道罗店战役的惨烈,引发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的谴责。
罗店战役的惨烈程度,在抗战史上极为罕见。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火海,用生命诠释了“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场战斗不仅是一场军事较量,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悲壮写照。
最新资讯
- 2025-08-31双胞胎俄罗斯姐妹,一个嫁上海,一个嫁莫斯科,10年后差距惊人
- 2025-08-31半岛暗棋?朝鲜高调插手俄乌战争,背后藏着多少“狠操作”!
- 2025-08-31九三阅兵:特朗普“意外”送礼,卢卡申科献特产,印度却突触红线
- 2025-08-31LPL组内赛赛程全部结束, 前职业盛赞TS表现: 一阵上路肯定是他!
- 2025-08-31姿态女友分享姿态和Ming Letme AJ等聚会: 朋友是生活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