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傅作义狮子大开口,毛主席反手只用29小时,一座城拿下几十万大军
1949年春天,北平解放了。当时,一个大问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新中国的首都到底放在哪里?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大家还是决定,就在这座三朝古都——北平定都。这个选择,真的太重要了。
定都在北平,这决定了新中国未来的命运。我觉得,从长远这绝对是一个有大战略眼光的决定。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千年古都差点就错失了做首都的机会。因为,最初中央考虑的选择,竟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
为什么哈尔滨最后没有被选上?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历史的最终安排。抗战胜利后,国家马上走到了一个关键路口。国共两党虽然在重庆谈判,可是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内战。
大家一边在重庆谈判,同时把眼光盯在了富饶的东北地区。在一些记录里,哈尔滨这个北方工业重镇,确实被考虑过做首都。中央当时还特别指示,把哈尔滨设立成了特别市。哈尔滨能被看上,我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它不仅是最早被解放的城市,而且工业基础非常好,大家都叫它“东方莫斯科”。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把它当成首都备选,绝对是重要的战略考量。
当时中央甚至发出了指示,计划让机关以承德为中转站,慢慢搬去哈尔滨。但那会儿交通非常不方便,而且有敌人封锁,转移基本靠大家自己走路。我们甚至把中央警卫团都拆开了,一部分留着,一部分先去承德打前站。可见当时是真急啊!
可是,国民党部队根本等不及了,他们单方面派兵,攻打我们控制的长治地区。刘帅和邓公马上在上党反击,打了一个多月,消灭了三万五千多国军。真是漂亮!
蒋介石在上党吃了亏,就更着急抢东北了。他有美国支持,用飞机军舰运兵,效率非常高,很快占了不少交通要道。如果那时候中央机关还坚持去哈尔滨,简直就是自投罗网。毛主席当机立断,马上放弃了转移计划。中央继续留在陕北,那些已经到了承德的部队,全部划给了冀察热辽军区。我觉得这个决定非常及时,保住了我们的大本营。
后来,解放战争继续深入,我们解放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可选择的首都也多了起来。像洛阳、西安、南京和开封这些老牌古都,都进入了最后的名单。这些城市最终全被否决了。为什么呢?因为都不合适,各有各的问题。
先看西安。它是十三朝古都,历史地位没得说。到了近现代,西安太偏西了,管不住全国。南京也不行。虽然明朝也在那,但它离海太近,打起来不好守。新中国还没站稳,安全是第一位的。南京是民国名义上的首都,选它象征意义不好,我们得彻底跟旧时代划清界限。开封呢,自古就有黄河水患,洛阳的经济基础又太弱,发展起来不容易。
就在这时,毛主席把目光转向了北平,这座元明清三朝的首都。从地理上北平是进出关的要道,交通很方便,铁路干线能通全国。而且它就在华北平原的核心,以后发展和扩展都容易。从历史意义北平不仅是三朝古都,政治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更重要的是,它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代表着觉醒和新生,非常符合新中国的气质。无论地理还是历史,北平都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决定了,毛主席马上就拍板:新中国定都北平。面前还有一个大难题,就是怎么处理占据北平的军阀傅作义。北平城里古建筑太多了,要是打起来,老百姓要遭殃,文物也会被毁掉。毛主席明确指示了两点:第一,必须保护好北平城,不能打成废墟。第二,必须和平解决傅作义,因为他手里的几十万大军,争取过来就是巨大的帮助。
想和平解放北平,哪有那么容易?傅作义手握几十万大军,让他乖乖投降,简直是痴人说梦。我们必须切断他所有的退路,让他彻底死心。毛主席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结束休整,秘密入关,和华北军区联手,一起对付傅作义。
傅作义说到底就是个杂牌军阀。他知道,一旦离开华北,他就是蒋介石砧板上的肉,随时会被吃掉。蒋介石之前让他放弃华北,把部队运到南方,还许诺给他高位。傅作义死活不肯走,他坚持留在华北。他觉得自己有几十万兵力,解放军一时半会儿动不了他。真不行他还能往西撤回绥远老家。
毛主席早就看穿了傅作义的小算盘。他命令聂帅和林总联手,先拿下了新保安和张家口,彻底断了傅作义西撤的念头。退路没了,他才终于肯跟我们坐下来谈。傅作义开的条件高得离谱,他居然想和我们搞联合政府,部队归他自己管。我的天!他真是想太多了,这怎么可能答应?
军阀嘛,就是最会给自己捞好处的,所以他这么想也不奇怪。我们当然拒绝了他的主要条件。但是我们承诺,可以给他政治待遇,不会当战犯处理,私人财产也保留,以前的事一笔勾销。他要是愿意,随时可以来人民政府工作。可是傅作义还是不满意,为了多要点筹码,他让他的“好兄弟”陈长捷去天津当“黑脸”,跟我们打仗,他自己在北平当“红脸”继续谈判。
傅作义自信满满,觉得天津的防御特别坚固,怎么也能守一个月。他想着,解放军要在天津吃亏了,就得乖乖答应他的条件。他做梦也没想到,这座“坚固”的天津城,仅仅守了29个小时就丢了!你没听错,就是29个小时!连两天都没撑到。他的守将陈长捷直接被我们活捉了。
因为这事,陈长捷恨透了傅作义。因为他成了战犯,被关去改造,但是傅作义却成了起义将领,还当上了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成了座上宾。陈长捷心里肯定特别不平衡,觉得被兄弟给出卖了。天津一丢,傅作义立马吓得不行,然后赶紧宣布接受解放军的所有条件。
北平就这样和平解放了。没有战火,城池保住了,这更坚定了毛主席把首都设在这里的想法。仗打到这个份上,大家都觉得北平是最好的选择,综合条件无敌,就等着政协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搬到北平后没多久,就开始修缮天安门了。
因为要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啊!看看现在天安门多么雄伟,但是那时候真是破烂不堪。广场上全是草,金水河成了臭水沟,老远都能闻到味道。简直无法想象。到了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会议正式通过提案,北平确定成了新中国首都,并且把名字改回了——北京。
回头看这段历史,我觉得定都北京绝对不是碰运气。这个决定,避开了偏远的地方,也彻底甩掉了旧政权的影子。我们选择了一座历史深厚、战略安全、发展潜力巨大的千年古都。老一辈革命家的眼光,真是太厉害了,立足当下,看到了未来。北京不仅是一个名字,它承载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记忆和梦想。
最新资讯
- 2025-11-24刘伯承 “幽灵纵队” 裁撤真相:晋冀鲁豫军区划归华北时,4 个主力纵队被调走,它是首当其冲者
- 2025-11-24参加南昌起义的97名黄埔军校军人及其在起义中担任的具体职务
- 2025-11-24军阀傅作义狮子大开口,毛主席反手只用29小时,一座城拿下几十万大军
- 2025-11-23宝妈发现女儿病历写“男婴”,医院调查还原真相
- 2025-11-23深圳入户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