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军基地被炸,火光冲天!俄军基地连续被炸背后的致命漏洞
俄军沃罗涅日州的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空军基地又一次炸了! 弹药库殉爆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夜空,苏-34、苏-35战机驻地沦为火海。这已是2025年6月以来,俄本土第三座战略空军基地遭袭。让俄军震惊的是,退役少将波波夫揪出了关键问题:乌军无人机竟是在俄境内完成组装发射的。 一套复制以色列摩萨德打击伊朗的战术,正让俄罗斯腹地陷入“防不胜防”的困局。
沃罗涅日州的鲍里索格列布斯克空军基地突然响起刺耳警报
基地内值守士兵刚冲出营房,就看到数道火光直扑弹药库。 连续爆炸声中,存放滑翔制导炸弹的仓库瞬间被撕开,殉爆的火焰窜上数十米高空,将夜空染成橙红色。 驻扎在此的苏-34战斗轰炸机机群距离爆炸点仅300米,紧急起飞的指令还未发出,一架教练机已被碎片击中起火。 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里,浓烟裹着火球翻滚,映出基地外围惊慌奔逃的人影。 俄军试图封锁消息,但乌克兰总参谋部抢先公布战果:“仓库、教练机、多架战机已瘫痪”。
同一时间,萨拉托夫州的恩格斯空军基地也拉响了防空警报
这座距离乌克兰前线700公里的基地,是俄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群的中途补给枢纽。目击者听到连续五次爆炸,基地东北角升起巨大烟柱。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显示,消防车鸣笛冲入基地,但具体损失未被俄官方披露。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基地的战略地位极高——俄军轰炸机从这里挂载巡航导弹,飞往奥列尼亚基地再突袭乌克兰。 乌军此次双线打击,明显是要掐断俄空袭链条。
这已是俄军一个月内第三次后院起火
6月初,乌克兰发动“蛛网行动”,117架无人机突袭俄境内6座空军基地。 位于北极圈内的奥列尼亚基地首当其冲,乌军利用俄军雷达误判“鸟群”的漏洞,摧毁了4架图-22M3战略轰炸机。
早的6月27日,伏尔加格勒州马里诺夫卡基地遭袭,2架苏-34战斗轰炸机被毁,另有2架重伤。 俄军当时归咎于“值班松懈”,但后续加强警戒仍未能阻止7月5日的袭击。 三次袭击的共同点直指要害:目标均远离边境400公里以上,而乌军无人机最大航程仅500公里。
退役少将波波夫在分析袭击轨迹后发现惊天漏洞
他调取伊热夫斯克、喀山等地遇袭时的无人机残骸数据,发现这些飞机实际起飞点距离目标仅150-300公里。 例如袭击马里诺夫卡基地的FP-1无人机,残骸中导航芯片记录的最后定位点竟在基地西南80公里的农庄仓库。波波夫断言:乌军通过走私网将零部件运入俄境内,在民用仓库组装后直接发射。
这种战术复制了以色列摩萨德打击伊朗的模式——2024年初,以色列特工将无人机零件伪装成医疗设备运入伊朗,在德黑兰郊区组建秘密机库,最终突袭了伊朗导弹研发中心。
S-400防空导弹的火控雷达专为拦截高空高速目标设计,对低空慢速的无人机探测盲区高达70%。 在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基地遇袭时,乌军使用的“恰克隆-V”无人机仅0.5米高,雷达反射面积比一只鸟还小。俄军电子战系统“克拉苏哈-4”部署在边境,对腹地民用卡车运输的零部件毫无反应。
乌军的低成本改装技术让渗透如虎添翼
乌克兰将民用无人机改装为攻击平台的技术已高度成熟。 例如利用3D打印组件,将大疆Mavic 3加挂800克炸药,成本不到3000美元。 在7月5日的袭击中,乌军混用了FP-1远程无人机和改装机群,后者负责吸引防空火力。俄军虽击落37架,但漏网的3架FP-1精准命中弹药库。 与此对比,俄军“柳叶刀”巡飞弹单价高达3万美元,产能还不足乌军的十分之一。
俄军被迫采取“土法防护”应急
袭击发生后,恩格斯基地连夜加装20米高的金属防护网,沃罗涅日州所有机场跑道停放战机被要求间隔500米。 萨拉托夫州楚瓦什共和国的一家无人机天线工厂,则在外墙铺设高压电网——该工厂7月4日刚遭乌军无人机破坏生产线。 但波波夫警告: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乌军在俄境内的组装点可能还有数十个,零件通过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等第三国转运,俄海关每日查验率不足0.1%。
三次袭击让俄空天军付出惨重代价
“蛛网行动”摧毁了41架战略轰炸机,包括15架图-95MS和9架图-160;马里诺夫卡损失4架苏-34;博里索格列布斯克至少3架苏-35S无法修复。 俄军现役苏-34仅剩109架,而图-95MS轰炸机损失率已达32%。 一名北约情报员透露:俄军已紧急将剩余战略轰炸机分散至西伯利亚的维克托利亚基地,但该基地跑道长度不足,图-160无法满载起飞。
最新资讯
- 2025-07-15烟台开发区第五小学与北京门头沟大峪二小成功举办管乐交流活动
- 2025-07-15张湾中心幼儿园五朵金花的育人答卷之王欣雪
- 2025-07-15潍坊青州市外国语学校暑期游泳课开课啦
- 2025-07-14俄军国际旅旅长:顿巴斯各线战斗已变成典型消耗战
- 2025-07-14经济基础决定军事上限: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实力对比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