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北村旅游调研行: 秸秆变 “萌宠”, 田园藏惊喜!
苗澄昱/文 刘紫徵 舒子亦 黄品璋/图
槐北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依托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打造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目前旅游运营重点转向团体接待,包括研学活动、幼儿园实践、大学生劳动实践及公司团建等。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陕西省槐北村乡村振兴调研团成员抵达陕西省槐北村,并与槐北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智围绕当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田野草雕添浪漫,女登文化融其中
夏末的宝鸡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裹挟着最后一缕燥热的风掠过金色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每一粒饱满的谷粒都像是被阳光吻过,泛着温暖的光泽。就在这片充满丰收气息的田野里,藏着一份独属于大地的浪漫—— 数十个憨态可掬的卡通草雕错落有致地伫立其间,仿佛一群守护田野的精灵,正翘首以盼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图1 社会实践团参观麦田景点
槐北村稻草园王国耗费 1 个多月的时间,耐心挑选韧性十足的麦秆和玉米杆,经过晾晒、修剪、编织等多道工序,一点点将这些寻常的农作物秸秆变成了生动鲜活的形象。你看那粉嘟嘟的小猪佩奇,圆滚滚的身子上还带着麦秆的自然纹理,仿佛下一秒就会摇着尾巴哼哼叫;托马斯火车则带着标志性的蓝色 “外衣”,车轮上的秸秆纹路清晰可见,仿佛正 “呜 ——” 地鸣着笛,要在稻田里开启一场奇妙的旅行。
图2 社会实践团参观当地麦田
这些草雕里还悄悄融入了槐北村特有的女登文化元素。让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多了一层厚重的文化底蕴。原本只是种植庄稼的寻常农田,因为这些充满创意与文化气息的草雕,摇身一变成为了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带着相机来这里,与这些稻草小精灵合影,感受夏末田野里的别样浪漫。
种养产业筑基,智慧农业园成乡村游新亮点
这个拥有 15 个村民小组、4572 人的村庄,曾以生猪养殖和粮食种植为傲。如今,6100 亩耕地间悄然崛起一座 “槐北智慧农业园”:1000 余亩的园区里,800 万元投资催生出无土栽培温室、有机肥生产线、萌宠乐园等多元业态,今年 8 月开园即成为乡村游新地标。而这背后,离不开 “专家小院” 的智力支撑 —— 依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合作,园区在种植技术、循环农业模式等方面不断升级,为游客带来 “看得见的科技”。
多元体验焕活力,农旅融合趣无穷
在这里,你可以化身“新农人”:在采摘园里摘颗脆甜的葡萄、樱桃,到农事体验区学用传统农具,或是带着孩子在亲子 DIY 工坊制作融入女登文化典故的稻草人。
图3 社会实践团查看当地旅游地图
也能当回“研学客”,探秘循环农业链条——看秸秆如何变身为环保生物颗粒,听讲解员讲述猪粪经处理后成为有机肥的过程,要知道,槐北村年出栏近 4 万头生猪,这些 “废弃物” 如今都是生态农业的 “宝贝”。夜幕降临,还能扎起帐篷听虫鸣,在 3D 画打卡点与田园夜景合影,感受乡村的静谧与浪漫。
三产融合显效益,精准服务促发展
“不止于玩,更在于融。” 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智说,园区以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为理念,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与三产文旅拧成一股绳。秸秆既作饲料养出生态猪,又变艺术品吸引游客;就连加工产生的废料都成了有机肥的原料,反哺 6100 亩耕地里的樱桃、葡萄、金银花等作物——这种 “吃干榨净” 的模式,让每亩地的价值翻了几番。
图4 社会实践团参观当地产业园
针对游客群体,村里早已从接待散客转向专注团体服务,无论是学校研学、幼儿园活动,还是企业团建,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体验,既降低了运营成本,也让文化传播更有针对性。
从猪圈到景区,从粮仓到乐园,槐北村正用“文旅 + 农业” 的魔法,书写乡村振兴的新故事。这里不仅有稻草王国的童趣、智慧农田的新奇,更有女登文化的深厚底蕴——未来,随着女登 IP 文创产品的逐步落地,游客还能带走印着炎帝母亲传说的书签、台灯,让这份田园记忆更有温度。这个秋天,不妨带着家人来这里,在田野间读懂循环农业的智慧,在文化里触摸乡村的根脉,让田园牧歌照进现实。
最新资讯
- 2025-08-16槐北村旅游调研行: 秸秆变 “萌宠”, 田园藏惊喜!
- 2025-08-16夏日旅行首选地! 威海荣成“那”里的夏天精彩满分
- 2025-08-16三亚7199元一晚的酒店虫子成群? 涉事酒店致歉
- 2025-08-12美国250!美国250周年!设计师回应:这样解决拗口的问题,读起来顺口多了
- 2025-08-13因重大动乱,厄瓜多尔总统宣告4省实施紧急状态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