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30个基地受威胁,北京时间7月16日,国际新消息

特朗普对俄罗斯50天的最后通牒已下,北约秘书长吕特突然跳出来“安排”中国。

7月15日,这位秘书长放出狠话:“中国应该赶紧给普京打电话停战,否则将面临制裁。”

这话看似威风,细品却透着荒诞。

中国没按吕特的剧本走,反而做了一件更实际的事——驻乌克兰大使馆紧急发布提醒:“中国公民暂时不要前往乌克兰。”

吕特的威胁源于特朗普前一天的表态:若俄乌50天内不签协议,不仅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连购买俄油的中国、巴西、印度等国也要受牵连。

北约高层自信能靠这手施压中国,背后是他们对俄乌战局的两大误判。

首先是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JASSM空射巡航导弹。

西方媒体争相报道称,这种导弹将使俄军30个军事基地处于打击范围内。

吕特等人因此坚信乌军必胜,甚至产生“俄军即将崩溃”的错觉。

军事观察人士清楚,五角大楼的武器交付向来拖延成性,这类导弹何时能真正部署到战场仍存疑。

更荒谬的是北约对中国立场的误读。

吕特以为搬出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就能吓退中国,却没料到数小时后美国财长贝森特突然改口:“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良好,90天关税暂缓期可延长。”

一边放话制裁,一边求着谈生意,这般自相矛盾的操作,连华盛顿智库都吐槽“精分前兆”。

现实远比吕特的幻想残酷。

路透社证实,普京已下令俄军加强攻势,意图在50天期限内积累更多谈判筹码。

中国大使馆对乌克兰局势的判断,恰恰建立在情报与实地反馈的基础上。

当欧盟高层还在对着空头支票高谈阔论时,中国已用行动证明谁更清醒。

北约与其对别国指手画脚,不如帮泽连斯基想点实际对策。

五角大楼最新军援清单里,标枪导弹到货率不足六成;德国承诺的豹2坦克仍未全部到位。

倒是俄军突然调整战术,在顿巴斯展开多点钳形攻势。

战场瞬息万变,国际资本已用脚投票——欧洲天然气价格两天暴涨17%,这才是真实的风险预警。

中国坚守劝和促谈的立场,根源在于对局势的清醒认知。

美西方若真关心乌克兰命运,就该停止拱火递刀。

当务之急不是逼中国打电话,而是敦促交战方回到谈判桌。

毕竟战场上打不出的和平,最终还是要靠外交手段争取。

消息来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