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官预测:13年内中日必有一战,必有一方惨败

戴旭先生曾担任过高级军职,在他的书《C形包围》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自从清朝甲午战争后,中国还没有彻底独立地战胜过日本,未来这种情况会不会改变呢?
这样就能一次性解决所有的担忧了。
中日两国首次在正式交锋,地点是在朝鲜半岛,而不是在日本本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日之间发生了七次重要的对抗,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模式”。这些对抗大多发生在朝鲜半岛,或者是日本人来到中国的土地上,从未波及到日本本土。
这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国从未主动侵略过日本,但日本却一直想侵犯中国的土地。
在663年,唐朝的将军刘仁轨带领170艘战船,在白江口与敌军交战。虽然对方有400艘战船,但他还是取得了胜利。这次战斗主要是日本和朝鲜的联军。
元朝的时候,舰队遇到了强台风,结果船都沉了。明朝时候,虽然打败了丰臣秀吉,但最后还是没继续打到朝鲜。
在1894年,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朝遭受了巨大损失。它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被迫割让台湾和澎湖,并支付了二亿两白银的赔款。这场战争也让日本成为了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极其艰难,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抵抗外敌的侵略。1945年,日本最终投降,这离不开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以及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支援。
“日本能够拥有中国这样的邻国,真是它的福气。”
历史上,中国很强大时从没把日本看作征服的对象,但日本一旦变强就多次侵犯大陆。
康熙皇帝对日本的印象是:“日本国的人变化无常,非常低微,不懂得感恩,只知道害怕武力。”
矢野义昭,一个来自大阪铁路工人家庭的国防专家,以他冷静的分析在军事研究界闻名。
2012年,他在《军事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准确预测了十年后俄乌冲突的爆发,并预言2025年中日可能兵戎相见。
根据矢野的研究,三个根本性的冲突不断推高战争的风险。
日本政客经常去供奉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这让人感觉他们好像在暗示中国,日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过去的错误。
2023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公开批评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缺乏诚意”,外交抗议成为常态。
2013年,中国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后,与日本的识别区产生了重叠,导致争议海域里军舰和飞机的对峙次数明显增加。
2024年,日本媒体报导称,中国军舰靠近钓鱼岛的次数达到了历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影响,在《美日安保条约》的安排下,有五万美军驻扎在日本。
2023年,美国在冲绳设立了新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使得美日之间的军事合作达到了自冷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矢野生前提醒:如果台海局势紧张,美国可能会迫使日本参与,这可能成为引发更大冲突的导火索。
2025年7月15日,日本防卫省发布年度报告,称中国军事活动是“最大战略挑战”。报告指出,中国军舰在太平洋的活动显著增加,过去三年通过日本西南海域的频率翻了一番。
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称,该文件对中国存在误解,无端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并夸大了所谓的“中国威胁”。
中国已经正式向日本表达了严重关切。
戴旭谈到“未来一战”的时候,很多军事专家认为,他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在提倡战争。
这位曾经的空军高级军官认为,展示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防止战争的发生,主张用威慑来维护和平。
如今,中国的国防实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截至2023年,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三艘航空母舰,总重量超过了18万吨。此外,还有超过200架的歼-20隐形战斗机,以及一支由近70艘潜艇组成的潜艇部队。
相比而言,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级准航母和迟迟未交付的F-35战机显得有些不足。
戴旭用“牛和狼”来形容中日关系:中国像牛,日本像狼;牛吃草,狼吃肉;牛不惹狼,但狼总盯着牛。当牛壮狼弱时,两者相安无事;一旦牛虚弱狼强壮时,狼必定会攻击牛。
在经济方面,两国已经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预计到2024年,双方的贸易总额将达到36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松下公司在我国设有72家工厂,产业链遍布全国。
战争对日本经济的打击可能非常严重,汽车行业的产量可能会减少一半,失业人数可能增加到80万人。
在最近中国附近进行的军事演习期间,东京股市多次出现大幅下跌,显示出市场对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非常敏感。
2025年6月,在东盟峰会期间,中国的外交官和日本的外交官就钓鱼岛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解决争议。
这道外交的亮光表明,两国的领导人还是希望给和平方案更多的机会。
戴旭提醒中国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在卢沟桥事变期间,由于中国军队争论谁先开枪,错失了宝贵的战机,最终使得北平很快落入敌手。
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有人提醒大家说:“日本人喜欢欺负软弱的人,害怕强硬的对手,他们信奉的是弱者被强者吃掉的丛林规则。”
日本的“出云”号准航母正在进行改装,准备变成真正的航空母舰。不过,它们未来的对手可能还是老对手中国。而中国也不是好惹的。
最近,中国山东舰的舰队正在通过宫古海峡前往西太平洋进行训练。
日本试图派出战机进行监视,但被中国海军赶走,不敢再靠近。日本只能口头批评,心里虽气愤却不敢多说。
日本防卫省在2025年发布的报告中,把中国的军事行动视为主要的战略考验。这份报告的背后,反映了中日之间长久以来的历史纠葛和东海当前的紧张关系都在逐渐升级。
曾经的日本少将矢野义昭在2012年时预测,到了202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可能会爆发战争,而日本可能会面临类似乌克兰的处境。
三个月之后,那位曾经准确预测了俄乌冲突的军事专家因心脏病去世。
最近,一位名叫戴旭的中国军事评论员在网络上发表了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他说:“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未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或许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彻底解决问题。”
戴旭大校准确地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未单独彻底击败过日本。”他特别强调了“单独”和“彻底”这两个词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改变这一历史常态。
最新资讯
- 2025-07-28生死攸关时刻!泽连斯基提议下周和谈:最后一搏还是缓兵之计?
- 2025-07-28阿根廷被拉美讨厌,长得白还高傲,别人妒忌成这样?
- 2025-07-28日本高官预测:13年内中日必有一战,必有一方惨败
- 2025-07-27杖剑传说里的混沌侵袭要怎么打呢?
- 2025-07-27二战RTS《突袭5》正式官宣 2026年登陆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