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鏖战(一)

#致伟大胜利#

1936年时,我们国家还是一盘散沙,经过近9年的苦战,国家凝聚力显著增强,原先纵横交错的各种势力重新组合,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早在1931年甚至更早的1928年,日本关东军就已经着手武力解决侵略中国的问题,日本政府自大正时代以来形成的文官文化,曾经有效地掣肘了关东军的侵略气焰,但到了1936年时,经过了历次军方政变的日本上上下下,都成了军国主义的囊中之物,天皇就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反对战争的首相不是被暗杀就是被明杀,全国笼罩在极度变态的氛围中,不是保家卫国的军队职责贯穿全国,而是强盗悍匪式的战争机器操控者全国,人全部被异化了,造成这种畸形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日本大量封建残余对现代人的钳制,导致了具有现代化武器的人头脑还在中世纪的封建庄园式的视野控制下,摒弃了文明的方式,依靠丛林法则来展现自身的价值。

而这时,中国内部也进行着各种社会性质的试验,各种新思潮粉墨登场,但这些在面临日本军国主义的大杀器强大碾压下,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本来,中国自1920年开始经过了多次军阀混战,国力孱弱,人民渴望和平,但令人绝望的是后面还有更加疯狂残酷的战争在等待着他们。

卢沟桥的枪声将中国这个农业国拖入了与工业化强国的对决中,只不过在中国还盘踞着大大小小的外国势力,中日之间的战争一开始夹杂着太多的国际因素,所以,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租界、被割让的殖民地,被强占的居留地还歌舞升平的过着他的小日子。

这好比是一个被寄生虫吮吸营养,极度虚弱的人却要面对装备精良的强盗的威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