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转型,理财热潮,监管趋严

你觉没觉得,保险这玩意儿一直有点“神秘”气质在身上?

很多人一聊到保险员,脑子里就自动跳出“推销味儿很重”这几个字,是不是有点道理?

而保险业这二十年,是真切地从“边缘人”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圈、社会保障里的一份子

但这其间的故事,还真挺劲爆的

咱今天就扒一扒,就用那三个“国十条”当线,理理看这行业是怎么小透明、搞大跃进、再到痛苦返工的

你以为保险都是写好剧本,按部就班?

假的

现实比连续剧还要跌宕起伏

先来个设问——你印象里,保险到底算干嘛的?

理财还是救命?

赚钱工具还是安全垫?

很多人其实答不上来,以前我也迷糊

直到2006年,第一个“国十条”横空出世,给保险业穿上件正式的马甲

别看这事现在说起来再普通不过,可那会儿,保险压根就不受“正眼相看”,说难听点,谁家真把保险当正儿八经的金融?

就说那时候,单位给员工买个补充养老保险,经常被说成是“厂里乱烧钱”

能见到有华为、腾讯这些巨兽愿意把“企业年金”盘成留人利器,那得是“新时代”的操作了

乡下说是买保险,大多数农民是一脸茫然

没了收成,顶多盼着年终分红或者啥补贴

指着保险赔钱?想太多了

可政策一敲定,三大主粮种植保险就这样苗头渐起,旱了涝了都有得赔

这不就像社会给农民兄弟买了道防火墙?

2006年之后,保险行业突然间像刚入职的年轻人一样,有了点“职业身份”,也知道自己得干点啥

可也别太美化那会了——虽说挂了正式牌,但接下来的故事,真是让人脑壳疼

跳到2014年

这时候出了第二个“国十条”

官方说法是要加速现代保险服务行业的发展,听起来高大上吧

结果咱业内感受到的,恕我直言——有点野蛮生长,跑偏了

那阵子,理财险火得一塌糊涂

保费业绩像开挂似的往上冲

保障类产品反倒当陪衬

保险公司和代理人——没有谁不讲业绩的

谁讲专业?讲人性?少有人敢真刀真枪顶着压力较真

你不追数字,等着喝西北风去吧

市场那种畸形劲儿,就像一夜间,小摊贩个个端起老板范儿,但服务水准打问号

更可笑的是,成单速度比养成游戏还要快

套路多、误导多

什么短平快的卖法,什么承诺收益大饼全给你画得明明白白

说“保险=骗子”,诚不欺我也

说点残忍的现实吧,吃亏上当的哪只是客户?

咱保险圈的同行也没少受折磨

有同行坚守岗位不忽悠人,天天业绩垫底,边缘化

有敢爆真话或者拒绝骗人的,不是降职就是不被提拔

你又能咋整?

现实告诉你,连“同事”都可能在背后插刀

倒是那些嘴皮子油滑,啥都敢卖的人升得飞快

卖保险变成“卖嘴”——你能侃就能成精

我自己也被客户掀合同夹头上,骂我是“西装骗子”

老实说,那一刻又气又愧

回头看看行业那时的乱象……真没资格怪人家客户情绪大

但剧情突然一转,2018年以后,尤其2024年,再来个新“国十条”

这次不是光喊口号,是真刀真枪改

股东那块,严查穿透,建立黑名单

谁想浑水摸鱼,一脚踹出去

不是谁都能当保险公司大爷了

产品端也要求少点投机噱头,多点雪中送炭的实在功能

你要卖理财?可以,但先把该给客户兜底的保障给齐了,不许遮遮掩掩抠字眼

理赔就是理赔,别再玩文字游戏挖坑

那些年忽悠满天飞,现在轮到“回锅肉”重炒

大家突然发现,保障这茬不能丢,否则行业玩不下去

其实,这一波不单是监管来狠的,更是行业觉悟抬头

说句掏心窝的话

如果不是看到开始整改,我早就跑路

大浪淘沙,这场割肉疗毒,迟来的但足够痛

这些年折腾来折腾去,三个“国十条”,基本像是把保险业照了三道影

2006年那道影,照出的是初心,保险本该是兜底的,不是炒作的

第二个阶段,就像青春期发疯,图业绩、拼规模,谁跟你聊责任?

钱到手比啥都香

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客户信任透支很快,行业里有多少老兵被卷下了舞台,都说“黄金十年”,可真金还得火里炼

最后新十条——照的就是良心

要有真担当,得问问自己什么钱能赚、什么不能碰

有时候我和部门的小伙伴说得多了,有点婆妈的味道

但真的

你要把一份保险卖出去,你敢跟客户保证,关键时刻绝对赔——就推

赔不了,就别卖

别等客户赔光了才来哀叹

保险并不是过家家

这个行当变了,变得难忽悠客户,也难糊弄自己

看完这几轮折腾,我倒觉得有点像人长大

刚进社会,拼劲十足,啥都想证明,没底线

后面,被生活“捶打”后,才知道不是什么成长都要靠业绩单撑腰

真正厉害,是能为人挡雨,为别人撑把伞

哪怕自己湿身,也能沉住气

保险业,从最早的“求认同”,到后来满大街的规模论,再到现在追求“高质量”,这路子是不是和咱大部分人活法儿有点像?

年轻气盛想露脸,到了中年才懂得啥叫责任与底线

说白了,保险业的这场成人礼,是所有人认清自家边界和底线时才玩得转的

整不好,一夜暴富的梦想永远是遥控器上的广告,谁也买不到真福分

现实其实挺魔幻

谁能想到20年前推保险得被人指着鼻子念叨“推销员”,而现在,父母和周围人主动来问保险,都是为了孩子和自己后路筹谋

时代推着大伙往前走了,保险行业这道坎还是得靠自己迈过去,不能总盼政策忒亲

归根结底,一切的繁荣和洗涤,还得落回保障二字

别拿客户的钱当试错,一次失信,就是一辈子都赚不回来的口碑

承认吧,保险能干的很大,但只要责任心永远在第一位,行业才可能体验到真正的高光时刻

那么问题来了,你对身边保险业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看?

有没有遇到“雪中送炭”或者“理赔拉胯”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合盘讲讲,你是怎么看待保险行业这一套“成人礼”的?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