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摊牌时刻!菲律宾直言武力保台,战争阴云骤起

当听到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公开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台海地区局势,并且正在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准备"这句话时,你是什么感受?震惊、愤怒,还是早有预料?对于一个距离台湾仅200公里、原本在东南亚以"中性外交"著称的群岛国家,如今却如此赤裸裸地宣布要为台海"突发事件"做准备,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杜特尔特时期的相对平衡到马科斯政府的全面倒向美国,菲律宾的这种180度大转弯其实有着更深层的逻辑。而这种逻辑的起点,恰恰是他们在南海的连续失利。

说起马科斯政府的"装都不装了",其实得从南海说起。2024年6月17日,菲律宾武装部队试图向驻扎在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菲律宾士兵运送补给,随后遭到中国海警的阻拦。在冲突中,中国海警手持冷兵器登上菲军船只,并发生肢体冲突。这次冲突堪称近年来中菲南海对峙的"高潮",也成了马科斯政府心态彻底转变的分水岭。

事实上,从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在南海可以说是屡战屡败。无论是黄岩岛还是仁爱礁,中国海警的常态化执法让菲方的各种"小动作"都碰了一鼻子灰。特别是今年,据不完全统计,菲律宾对中国南海岛礁的挑衅行动超过25次,但每次都被中方有力回击。面对这种"打不过"的现实,马科斯政府开始琢磨:既然在南海拿不到便宜,那为什么不试试在台海问题上找找存在感呢?

这种"转移战场"的心态,说白了就是典型的"找回场子"心理。就像一个在学校被欺负的孩子,回家后对着小猫小狗撒气一样。菲律宾意识到,在南海问题上,自己永远都是那个"弱者",但在台海问题上,如果能站在美国那边"刷存在感",说不定还能获得一些政治资本。

而美国的印太战略,恰好给了菲律宾这样的"机会"。对华盛顿来说,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台湾距离美国夏威夷约8150公里、距离关岛2780公里,但菲律宾的巴丹群岛距离台湾只有约200公里。"肩并肩 2024"演习地点涵盖菲律宾吕宋岛和巴拉望岛,美军称,此次演习重点面向南海和吕宋海峡,首次在菲律宾领海以外的南海海域举行。相较于"肩并肩2023"演习地点集中于吕宋岛北部、巴拉望岛以及菲律宾安蒂克省,今年的演习范围向北扩大至巴丹群岛,距离台湾约200千米。

对于美国而言,这简直就是天赐的"前进基地"。美军如果从巴丹群岛出发,不到1小时就能抵达台湾。这种地理优势,让美国对菲律宾的态度从过去的"可有可无"变成了现在的"必须拉拢"。而马科斯政府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开始大打"地理位置牌"。

特奥多罗这个人,可以说是马科斯政府中最典型的"鹰派"代表。针对中国坚决反对菲律宾计划购买并部署美国中程导弹系统的立场,特奥多罗12月24日发表声明,试图将菲律宾政府这一挑衅描述为"适度能力建设",声称其"无可指摘"。这种强硬表态,既迎合了美国的需要,也满足了他个人的政治野心。

根据国际战略研究的相关数据,自2022年马科斯上台以来,美菲军事合作的频次和规模都有了显著提升。2024年的"肩并肩"军演更是创下了历史纪录,参演士兵超1.67万名,其中美军参演人数为1.1万名,菲律宾士兵约5000名。而让人更加关注的是,2024年7月8日,日本和菲律宾在马尼拉签署《互惠准入协定》,菲律宾不仅是首个与日本签署该项协定的亚洲国家,也是继英、澳之后第三个加入其中的美国同盟国家。

这种"国际拉帮结派"的策略,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菲律宾似乎一下子从一个"小透明"变成了地区安全的"关键玩家"。特奥多罗甚至有些得意地表示,"简单地说,中国给了菲律宾重要地位,如果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如果他们不坏事,那么菲律宾的突出地位就不会存在"。这种"狐假虎威"的心态,在菲律宾政府内部相当普遍。

但问题是,台海问题和南海争议根本不是一个性质。南海争议再复杂,在中国看来也还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但台湾问题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红线,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马科斯政府以为可以用台海议题来分散中国在南海的注意力,实际上是在玩火。

更要命的是,菲律宾严重高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在中美大国博弈中,菲律宾更多的是被利用的棋子,而不是平等的合作伙伴。美国的承诺往往具有很强的条件性和不确定性。2024年6月17日仁爱礁冲突后,美国曾表示愿协助菲律宾在南海的行动,但被马尼拉拒绝。这种"关键时刻靠不住"的现实,其实已经给菲律宾敲响了警钟。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菲律宾的这种做法也正在将整个东南亚拖入大国对抗的漩涡。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核心理念一直是"中性外交"和"平衡外交",但菲律宾的这种明显"选边站队"的做法,正在破坏地区团结。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对菲律宾的做法普遍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会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而最讽刺的是,事件发生后,中方没有继续阻拦而是允许菲方在不携带补给的情况下,让菲方伤员登陆仁爱礁休息并安全回到菲律宾本土。数天后,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也表示"我们无意挑起战争"。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恰恰说明了菲律宾内心的虚弱和矛盾。

历史告诉我们,那些试图在大国博弈中"两头下注"或者"投机取巧"的小国,往往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