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参加完开学仪式仅3天,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郭晶晶说得没错

全红婵参加完开学仪式仅3天,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郭晶晶说得没错

全红婵这次上大学,真是让不少网友操碎了心。

刚在暨南大学的新生典礼上露完面,三天不到,网络风向一变,议论声就冲着她来了。

有关注的地方,就会有杂音。

全红婵其实一直挺低调,第一次以大学生身份出现在校园,穿着普通T恤和牛仔裤,手里拿着学生证,笑得还带点腼腆。

台下围观的人不少,不是因为她穿得多好看,纯粹是她的成绩太抢眼,奥运冠军、跳水奇才,这光环谁能忽略?

当天典礼上,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专门跟全红婵互动。

苏炳添在中国田径圈也是神一样的人物,亚洲百米纪录保持者,给全红婵和其他优秀运动员安排了专属“精英班”,文化课和训练时间灵活调配,确保这些运动员能兼顾专业和学业。

全红婵当场把自己签名的奥运服送给苏院长,台下掌声一片,大家都希望她能在新环境继续发光。

其实她成为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保送生,今年年初就公示了,学校早就盯上这位未来之星。

她手里拿的“983大学”纪念板,网上一度热议,很多人以为这是个新高校编号,其实那是苏炳添百米纪录“9秒83”的谐音,算是学校给苏院长和运动健儿们的小彩蛋。

但网络总有些人没搞清楚情况就开嘲讽,甚至有人把这事解读得五花八门,这也就是全红婵热度带来的副作用吧。

刚开学那几天,大家都还在给她送祝福,翻出她几年前“想考大学”的采访,夸她追梦,夸她上进。

她家人也很重视这个节点,在老家办了升学宴,还给邻居派月饼。

这种场面,普通人家孩子考大学也有,但全红婵家显然更受关注。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9月16日,开学典礼的高清照片流出来后,网上突然出现各种质疑她身材“走样”的评论,有人甚至恶意把她和14岁夺冠时的样子做对比,拿身材说事。

这些声音其实今年初她休赛养伤的时候就冒出来过,根本没停过。

有人看不到她训练时带着厚厚护膝,反倒抓着外貌问题不放。

青春期的女孩本来就会发育,运动员更是有自己的身体周期,教练都出来解释,网上还是有人不依不饶。

这种舆论压力不只是她一个人遇到。

看看其他青年运动员,孙颖莎因为“婴儿肥”被说,陈梦说了句“我的时代来了”也被骂傲慢,王曼昱比赛后只说了句“无论我是赢还是莎莎输”,都能被扯成话题。

粉丝之间互争冠军、各种对比,甚至连平时的表情、动作,都能被放大解读,最后弄得大家心理压力山大。

全红婵之前搭档陈芋汐,比赛后也被拉出来对比谁更强,评论区吵个不停。

运动员只要站到聚光灯下,哪怕再努力,也得承受这些无端的质疑和放大镜下的审视。

更让人无语的是,连全红婵家人都被卷进风口浪尖。

今年她哥哥参加厨艺综艺,因为用走地鸡被淘汰,竟被批评是“靠妹妹蹭流量”。

其实他做三农直播是为家乡卖水果,根本没靠妹妹名气往上爬。

母亲出镜,更多也是想向网友证明家里没有靠女儿享福。

普通人家碰上这样的舆论,想不心累都难。

说到底,网络环境对年轻冠军并不宽容。

大家都爱看“天才少女”,但一旦她不符合网友心中的“完美”,攻击就来了。

其实这些运动员除了光鲜亮丽的时刻,更多是辛苦训练、默默坚持。

我们很少去想她们的伤痛、压力,更容易被一些表面的变化吸引。

郭晶晶说过:“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她自己也是在聚光灯和争议中一路成长的,这个建议放在全红婵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全红婵的大学生活才刚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

网络上的风言风语不会停,但希望她能像她在跳台上一样,坚定地做自己,守住那份属于自己的纯真和梦想。

也希望大家能给她和她家人多一点善意,让这些为国争光的孩子们,在生活里也能有个喘息的空间。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