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又一灰色产业链暴雷!0成本套现48万

最近一段时间,电视里、新闻上经常会提到一些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就是那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诈骗。

特别是央视前阵子曝光的一个案例,听起来让人觉得既气愤又心疼:一些农村老人,本来日子过得就挺不容易的,结果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打着各种“免费”、“不用还钱”的幌子,把他们一步步拉进了贷款的泥潭,最后不仅没拿到什么钱,反而背上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债务,甚至还可能要坐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些骗子到底是怎么下套的,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那些老实巴交的老人,以及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您可能听到“0成本套现48万”这样的标题,心里会犯嘀咕,这世上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要是真有,那不都发财了?

没错,这所谓的“0成本套现”,实际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它利用的就是一些人想改善生活、或者对金融知识不了解的心理,一步步把人套进去。

咱们就拿央视曝光的这个黄大爷的例子来说说。

黄大爷今年53岁,平时靠打零工挣点辛苦钱,一辈子都没跟银行贷过款,征信记录上干干净净,一张白纸。

这在骗子眼里,可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个“肥肉”。

因为征信空白,意味着银行系统里没有他的贷款记录,也就没有“逾期”的风险提示,骗子觉得更容易操作。

一个叫陈某的中介就找上了黄大爷,跟他吹嘘说,有办法让他“零成本”拿到30万块钱。

黄大爷一听,心里虽然有点将信将疑,但想想能不花钱就多一笔钱,谁不想试试呢?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身份证交给了陈某。

这一交,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骗子手里。

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觉得特别离谱,但也真实地反映了骗子们的狡猾和一些银行审核的漏洞。

首先,陈某带着黄大爷去办理了一笔房产抵押贷款。

您会问,黄大爷没房子啊,怎么抵押?

骗子自有办法。

陈某先是找来了一个所谓的“炒房客”游某,游某有一套房子,实际价值可能也就20万左右。

但是,陈某和游某串通一气,把这套房子“作价”到40万,然后假装“卖”给了黄大爷。

黄大爷哪有钱买房啊?

他当然没出钱。

这时候,陈某就开始发挥他的“神通”了。

他伪造了黄大爷的工资流水,还弄了个假的“公司证明”,把黄大爷包装成一个收入稳定、有能力还贷的人。

就凭着这些伪造的资料,一家银行竟然真的给黄大爷批下来了34万的购房贷款!

这笔钱一到账,黄大爷一分钱都没见到,其中的15万直接给了那个“炒房客”游某,剩下的绝大部分,都被中介陈某拿走了。

黄大爷得到的,仅仅是背上了34万的房贷债务,却连房子的边儿都没摸着。

这笔操作,骗子们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您以为这就结束了?

不,这只是个开始。

骗子们会想方设法地把一个人的“利用价值”榨干。

紧接着,陈某又带着黄大爷去办装修贷款。

他们随便找了个房子,故意弄得乱七八糟的,拍了几张照片,再伪造了一份装修合同,声称黄大爷要装修房子。

离谱的是,银行在审批这笔3.5万的装修贷款时,竟然连最基本的实地查看都没有做!

就凭着几张照片和虚假材料,贷款又批下来了。

这笔钱,自然又是大部分被中介拿走了。

更让人气愤的是,骗子们胆子越来越大,手法越来越娴熟。

才过了半个月,另一家银行发现黄大爷还有一笔装修贷款没结清。

按理说,这应该引起银行的警觉了。

可中介陈某艺高人胆大,竟然又伪造了一份“结清证明”,再次骗过了银行的审核,又给黄大爷贷出了6万块钱!

过了十天,他们又打着“助农贷”的名头,让黄大爷拍了几张假毛竹山的照片,又从银行骗到了4.7万!

您算算,黄大爷总共背上了107万的贷款!

可他自己实际到手有多少钱呢?

仅仅48200元!

这107万,跟黄大爷自己拿到手的不到5万块钱,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这哪里是“0成本套现”,这分明是“0收益背债”啊!

钱一到手,那些中介立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只剩下黄大爷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着这一切。

当银行发现这些贷款长期无法偿还时,自然就会把黄大爷告上法庭。

黄大爷直到被法院传唤,甚至被判决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仅成了大家口中的“老赖”,还可能因为“骗取贷款罪”而面临牢狱之灾!

这种专门找那些没有信用记录、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村人,通过伪造各种材料去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就是所谓的“背债”操作,而这些被骗的老人,就成了“背债人”。

他们被骗子描绘的“美好未来”所蒙蔽,以为自己是搭上了“免费”的顺风车,结果却发现自己成了别人的“垫脚石”,甚至“替罪羊”。

您可能觉得,成了老赖,不就是限制高消费、限制坐飞机、高铁嘛?

错了!

那只是民事责任。

像黄大爷这样,骗贷金额超过百万的,那可是触犯了刑法,要判刑的!

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骗取贷款罪,如果数额巨大(通常几十万以上),轻的可能被拘役,重的可能面临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这哪里是“空手套白狼”,这分明是“空手套牢狱”啊!

从一个本本分分的打零工者,变成了一个负债百万、可能要坐牢的“罪犯”,这中间的落差和痛苦,谁能承受得了?

读到这里,您是不是会想:银行呢?

银行的审核机制去哪儿了?

为什么会给这些黑中介可乘之机?

这笔笔贷款,是怎么堂而皇之地批下来的?

这背后,不仅是骗子的狡诈,更是银行监管和内部风控的巨大漏洞。

在黄大爷的案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三家银行的经办人,没有一个认真核实黄大爷工资流水的真实性,任凭中介伪造;装修贷款没人实地查看,只凭几张照片就放款;甚至连伪造的“结清证明”,银行也不核验真伪!

这简直是监管真空,漏洞百出!

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本应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却在这些关键环节上“失明”,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是银行内部管理混乱,还是部分经办人与中介勾结,内外串通?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这种骗贷行为,绝不是个例,而是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中介只是其中一环,他们负责寻找“背债人”,伪造材料,打通银行关系。

背后还有炒房客、其他中间商,甚至可能与地下钱庄勾结。

据调查,这种骗局中,中介的抽成比例高达25%!

剩下的钱被炒房客、其他中间商瓜分。

整个链条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案件,这表明这种模式已经蔓延开来,对社会经济秩序和普通民众的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背后,是人性的贪婪与良知的泯灭,更是对弱势群体的无情剥削!

面对这样的乱象,我们国家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现在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试点新技术,比如“房贷信息区块链溯源”,通过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技术,追溯房产交易和贷款信息的真实性,大大增加了造假的难度。

在贷款申请时引入人脸识别登记,也能有效杜绝冒名顶替的风险,确保是本人亲自办理。

这些都是在用科技的手段,为我们的金融安全筑起铜墙铁壁。

但光靠技术还不够,我们每个人都得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和法律意识提升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任何承诺“0成本”、“不用还钱”就能让你一夜暴富的,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所以,请大家记住这个警示:如果有人告诉你,能帮你“空手套白狼”拿到几十万,或者要求你抵押身份证件、伪造收入去办理贷款,那请你第一时间!

记住,是第一时间!

选择报警!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而是要拉你下水的万丈深渊!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我们的父母,守护我们的乡亲,不让这些黑中介再有可乘之机。

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责任,是良心底线!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反诈骗战役中的一份子,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这些见不得光的灰色产业链无处遁形,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清朗,让无辜的老人不再受害。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