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养老金补涨到账记:当年咬牙补缴的五万块,如今每月多领近千

爸妈养老金补涨到账记:当年咬牙补缴的五万块,如今每月多领近千元

今儿个天刚蒙蒙亮,我妈就拎着布包出了门。我正迷糊着,听见院儿里传来她拔高的嗓门儿:“老头子!真的涨了!咱俩这个月一共补了近千块!”我爸揉着眼睛从屋里晃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啃完的馒头,一听这话,馒头“啪嗒”掉在地上——他顾不上捡,赶紧掏出裤兜里的皱巴巴的存折,手指头直哆嗦:“真的?上个月才涨了百来块,这回咋这么多?”

我妈把手机屏幕怼到他眼前:“银行发来的短信,你看清楚喽!你涨85,我涨75,加一块儿快一千了!”我爸凑过去瞅了两眼,突然一屁股坐在门槛上,粗声粗气地笑:“嘿,咱当年咬牙补的那五万块,总算没打水漂!”

这话得从六年前说起。那时候村里广播天天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缴政策”,说是年轻时候交得多,老了领得也多。我爸妈都是农民,一辈子种地,哪懂啥“多缴多得”?我妈蹲在灶前烧火,边扇风边嘟囔:“咱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活几年?把钱留给儿子买房娶媳妇实在。”我爸抽着旱烟袋不吱声,后来偷偷去镇上问了社保所的人,回来就跟我说:“闺女,政策是真的,咱交了,以后每月能领钱,不跟你们伸手。”

可村里人哪信这个?王婶儿端着饭碗蹲我家院儿里,撇着嘴说:“老周头老两口疯了吧?攒点钱不容易,偏要往社保里填坑!”张叔更直接:“要我说,这钱放银行吃利息都比交保险强,到时候人没了,钱还不是给国家作贡献?”我爸妈没接话,咬咬牙把攒了十年的五万块全交了——那钱本来是给我哥娶媳妇准备的,我妈当时抹着眼泪跟我说:“咱就赌一把,国家不会亏了咱老百姓。”

头年领养老金的时候,我爸攥着那张薄薄的存折,手直抖:“就这?一个月才八百多?”我妈更心疼:“早知道不交了,这钱够给咱哥买辆摩托车了。”可慢慢的,情况变了。去年我爸住院花了三万多,医保报了一万八,剩下的社保直接补了五千;今年开春我妈买药,刷社保卡直接走个人账户,不用再找我们垫钱。最让村里人眼热的是,上个月我去镇上赶集,碰到王婶儿,她拽着我胳膊直叹气:“你爸妈那月领一千二,我这没补的才六百多,现在想交都晚了——政策改了,年纪大了不让补了!”

今儿查完账,我爸掰着手指头算账:“咱现在一个月两千二,你妈两千,除去买菜买药,一个月能攒一千五。上回给你哥打了两千块,他说不用,咱就留着给孙子攒学费。”我妈接口道:“上个月我跟老姐妹去超市,还买了斤车厘子尝尝鲜——以前想都不敢想。”

说实在的,咱老百姓最信“眼见为实”。那些还在犹豫“交不交”的人,真该看看我爸妈的变化。养老金这事儿,就像种庄稼,春种秋收,你现在多交点,老了才能多收点。我爸常说:“国家政策是给咱托底的,你交得越多,底儿越厚。”

现在我爸妈手里有了余钱,不再整天念叨“怕给孩子们添麻烦”。前几天我哥说要换车,我爸拍着胸脯说:“别找我要钱,我有养老金呢!”我妈则偷偷给我发微信:“闺女,妈这个月攒了俩月钱,给你买件羽绒服,天凉了别冻着。”

人活一世,谁不想老了能有点底气?与其老了手心朝上跟孩子要钱,不如趁现在多给自己攒点。那些还在观望的,听我一句劝:别总想着“万一不划算”,真到了老了没钱花的时候,可没处后悔去。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