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上涨2%,个人养老金取钱却要缴3%的税,到底是涨是跌
最近两条“养老金”新闻刷屏:国家给退休人员涨了2%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领钱却要交3%税。 一涨一扣,大爷大妈们急了:“到手的钱到底变多还是变少? ”别慌!
这俩根本不是同一笔钱,国家发的基础养老金终身免税,涨多少拿多少;要交税的是你自己存的钱,税还比工资少交一大截。 看懂区别,养老钱袋更安心!
7月初,人社部和财政部正式发布通知:2025年全国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整体上调2%。 这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21年上涨,惠及超过1.5亿老年人。
一位北京退休教师王阿姨算了一笔账:她每月养老金3500元,今年能多拿70元,“够买三斤排骨加一袋米”。 农村老人同样受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涨20元,涨幅达16.3%,1.8亿农村老人每月多了一顿肉钱。
几乎同一时间,另一条消息引发热议:“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3%缴税! ”不少老人看到后急了:“刚涨的钱又要被扣回去? ”事实上,这完全是两套系统。 基础养老金由国家强制统筹发放,法律明确免征个税。 北京市税务局12366热线明确回应:退休人员每月银行卡到账的养老金,一分钱税都不扣。
需要缴税的是“个人养老金”,一个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 它既不是国家发的退休金,也不是单位给的补贴,而是你自己在银行开的“养老小金库”。 每年最多存1.2万元(每月约1000元),自愿参加,国家用税收优惠鼓励年轻人“未雨绸缪”。
这个“小金库”的运作规则很特别:存钱时先省税,领钱时再补税。 以月薪1.5万元的小张为例,他适用20%个税税率。 如果往个人养老金账户存1.2万元,当年就能少交2400元个税。 30年后退休取出时,无论本金还是收益,统一按3%税率缴税。 算总账:他存钱时省了2400元,领钱时只需交360元,净赚2040元。
但对月薪5000元以下的小李来说,情况完全不同。 他本来就不用交个税,存钱时没有税可省,退休领钱时反而要多交3%的税。 相当于存100元只能拿回97元,远不如自己存银行灵活。
为何非要补这3%的税? 中国社科院专家何代欣点破关键:这是防止高收入群体“钻空子”。 假如完全不收税,年入百万的人可能把大笔收入塞进养老金账户避税,导致税收不公平。 3%是个人所得税最低档税率,远低于最高45%的税率,属于“象征性回收”。
两类养老金的定位差异更明显。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给的保命钱”,覆盖全国10.7亿参保人,确保退休后饿不着、病能医。 个人养老金则是“自己攒的享受钱”,适合想退休后旅游、住养老院的中高收入群体。 截至去年底,全国仅7000万人开通账户,其中80%是30-40岁的上班族。
投资方式也大不相同。 基础养老金由社保基金统一投资运营,个人无需操心。 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钱,得自己选择买存款、理财、基金或保险四类产品。 但要注意:理财和基金不保本,可能亏钱。某银行客户经理透露:“去年有客户买的养老基金亏了8%,气得要销户。 ”相比之下,养老保险产品虽收益不高,但能终身领取现金流,更适合对抗长寿风险。
中国的养老体系其实像“三层保暖衣”:最里层是基础养老金(第一支柱),保基本温饱;中间层是企业年金(第二支柱),但只有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能享受;最外层才是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全凭自己添置。 人社部数据显示:第二支柱覆盖率不足7%,普通人想养老过得体面,第三支柱几乎是唯一选择。
对已退休的老人,策略很简单:盯紧基础养老金上涨部分。 今年2%涨幅虽为历年最低,但免税实发。 例如上海李伯伯工龄40年,养老金4800元,本次定额加挂钩调整后实际月增236元,涨幅达4.9%。
在职人员则要“对号入座”:年收入>9.6万元(月薪8000元以上),优先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存满1.2万元抵税;年收入6~9.6万元,根据现金流决定是否参与;年收入<6万元,优先保证社保不断缴,个人养老金非必选项。
两条新闻看似“打架”,实则展现国家养老思路:基础养老金上调2%是“保底线”,让最弱势群体分享发展红利;个人养老金收3%税是“开通道”,用税收杠杆引导中高收入者自我规划。 双轨并行,确保所有人“老有所依”,也允许有余力者“老有所乐”。#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最新资讯
- 2025-07-26华国锋资历不被看好,一张纸条改写历史,让汪东兴选择对江青动手
- 2025-07-26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归来,对日本内阁说:“毛主席是真正的战略家”
- 2025-07-26张胜回忆:新四军时期的父亲张爱萍与彭雪枫
- 2025-07-26泽连斯基反击开局!为何还让俄罗斯更强?
- 2025-07-26反邪勇士一个越南人在日本与日本店员发生冲